(一)传统审计方法
传统审计方法包括检查、监盘、观察、查询、函证、计算和分析性复核等七大类方法。随着审计技术的发展,新的审计方法也得到了应用,新审计准则对审计方法进行了新的归纳,列举了八大类方法:检查记录或文件、检查有形资产、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分析程序。这些方法对于资源环境审计仍然是必须和有效的。
其中,检查记录和文件是最传统的审计方法,对于资源环境审计来说尤为重要。检查有形资产主要是检查用于开发、保护资源环境的设施和设备的数量和状态。观察方法用于评估资源环境状况和采取的措施的效果。询问方法通过调查问卷和座谈了解相关人员的意见和情况。重新执行方法可以对资源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措施进行再检验。分析程序方法可以通过研究各种数据之间的关系来评价资源环境开发和保护情况。
(二)新的审计方法
传统审计方法在资源环境审计取证方面适用,但在审计分析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资源环境审计需要探索一些新的审计分析方法,目前主要应推广以下方法:
1. 机会成本法:用于计量由于资源短缺等原因造成的经济损失。
2. 资产价值法:通过地价或宅价反映环境条件的差别,计算环境资源的价值。
3. 人力资本法:用于评估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经济损失。
4. 恢复费用法:计量恢复或防护一种资源不受污染所需的最低费用。
5. 防护费用法:衡量消除和减少环境污染的有害影响所愿意承担的费用。
6. 调查评价法:根据人们愿意支付或接受的金额,评价环境资源损失价值或保护措施效益。
7. 决策和风险分析法:用于评价资源环境开发和保护方案的成本和效果。
8. 在线监测法:利用卫星遥感数据接收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等设备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在线监测。
总之,资源环境审计的方法没有固定的规定,可以使用任何学科的技术方法。以上只是探讨了一些常用的方法,需要审计人员不断探索和总结,使资源环境审计方法不断完善。
资源环境审计的特殊性要求审计人员具备专业性和高科技性,对审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挑战。目前绝大部分审计人员缺乏资源环境审计的专业知识,因此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长远规划,培养专业资源环境审计人员。加强现有审计人员的培训,引进熟悉资源环保知识和环保技术的专门人才,充实审计队伍,为资源环境审计工作打下人才基础。
二是建立专家储备制度,与专业机构和部门合作。利用专家的专业知识和法律知识优势,提高资源环境审计的质量。
三是探索与其他审计形式的结合,如与经济责任审计和投资审计的结合,可以更全面地评价干部任职期间的职能履行情况,分析项目的经济、社会效益及增值性,并测试估量项目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总之,资源环境审计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只有不断完善方法和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才能更好地开展资源环境审计工作。
内部审计机构的使命和职责。内部审计机构的主要任务是对单位和所属单位的财政、财务及相关经济活动进行审查,确保合规并保护资产安全。除此之外,还需要检查和评价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并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其工作内容包括审查财务计划和预算、经济效益和工
审计机关根据国家形势和审计工作实际情况制定审计项目计划的过程。包括审计准备、统一组织审计项目的上级审计机关编制审计工作方案、审计实施以及审计终结等阶段。审计实施中,审计人员通过审查相关文件和资料、检查现金和实物等方式进行审计,并编写审计日记和底稿。审
审计实质性测试的主要工作,包括实物盘点、凭证抽查、账户余额核实、记录核对、资产和负债函证、计算结果复算以及查询有关人员等。审计人员进行这些工作的目的是确保被审计单位会计记录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以及经济业务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同时,审计人员还需要进行其他必
专项资金审计是审计机关对专项资金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的监督活动。但专项资金审计仍然存在一些“盲点”而使专项资金审计工作与国家的目标仍然有一定的差距,其表现为:。随着各级政府对国计民生的专项资金相关投入加大,专项资金审计应当引起各级政府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