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定行政处罚违法行为及责任人
时间:2023-11-14 浏览:1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如何认定行政处罚违法行为及责任人
一、关于行政处罚违法行为的认定
违反行政管理秩序行为的认定主要涉及行政相对人的主观过错、实施违法行为的过程及其危害后果三个方面。
在行政处罚认定行政相对人的主观过错问题上,过错可以分为故意和过失两种。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大多数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无论是故意还是过失,都可以给予行政处罚。只有少数情况以故意为法定要件。
在行政处罚认定被处罚人实施违法行为的过程问题上,需要详细表述违法行为的时间、地点、手段或方式、结果等情节。对于多次违法行为,也需要逐一表述各次的情节。
在行政处罚认定的违法行为的危害后果问题上,一般情况下,行政相对人实施了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就应当给予行政处罚。但对于一些特殊情况,行政处罚以造成一定的危害后果为法定要件。
二、关于行政处罚违法行为责任人的认定
违法行为责任人可以是实施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在认定违法行为责任人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 有关隶属关系的问题。如果一方单位是另一方的下属单位,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那么违反行政管理秩序行为的行政责任可以由具有法人资格的一方承担。如果双方都是独立的法人,各自独立核算并可以独立对外从事民事活动,那么实施行为的责任由谁承担取决于谁实施了行为。
- 有关企业承包关系的问题。承包人在承包期间以企业的名义实施违反行政管理法规范的行为,应当认定为企业的违法行为,而不是个人的违法行为。
- 有关雇佣关系的问题。在具有雇佣关系的情况下,被雇人按照雇主要求实施的行为,应当认定为雇主的行为,由雇主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但被雇佣人在雇佣关系以外实施的行为应当认定为被雇佣人自己的行为。
- 有关委托关系的问题。如果被代理人委托代理人实施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违法行为人应当认定为委托代理人。如果委托人委托代理人代理的行为违反行政管理秩序,且有证据证明委托代理人不知道该行为违法,那么违法行为责任应当由被委托人承担。如果委托人和被委托人都知道委托代理的行为违反行政管理秩序,那么委托人实施委托的行为,被委托人与委托代理人应当共同承担行政法律责任。
- 关于单独违法还是共同违法的问题。行政机关应当有证据认定是否是单独实施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排除共同实施违法行为的可能性。如果是共同实施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决定应当明确共同违法行为人在实施违法行为中的地位、作用和具体内容,并提供相关证据证实这些事实。
- 关于无证经营的问题。那些虽有字号或有雇员的无证经营者应当认定为公民,而不是其他组织。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安局行政处罚能否消除?
公安局行政处罚的相关问题。公安机关保存的行政处罚记录和档案不会消除,这些记录对当事人今后的生活影响不大,只有在违法犯罪时司法机关才会调取。此外,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对于违法行为在两年内未被发现的情况下,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
个人所得税的自行申报义务及法律责任
个人所得税的自行申报义务及法律责任。年所得超过12万元的个人需自行申报个税,未履行申报义务将承担法律责任。未造成税款流失的,可处以罚款;造成税款流失的,需追缴税款并罚款。故意不如实申报导致犯罪的,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处罚。根据刑法规定,偷税数额的不
-
买到过期食品的赔偿方式
买到过期食品的赔偿方式和经营者违法行为的处罚。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有权要求赔偿购买商品价款的三倍或接受服务费用的三倍。若经营者明知商品缺陷仍提供,导致严重后果,受害人可要求赔偿损失和惩罚性赔偿。经营者违法行为会受到行政处罚,包括警告、没收
-
行政处罚和民事赔偿的关系
行政处罚和民事赔偿的关系。行政处罚针对违法行为,旨在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而民事赔偿是对违法行为造成的侵害进行的经济补偿。针对殴打或故意伤害他人的行为,行政处罚有明确的处罚标准。同时,存在某些情形会加重行政处罚。除了行政处罚,违法行为还需进行民事赔
-
行政处罚信息的保留期限
-
警察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法律处罚
-
法律咨询:行政处罚权的归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