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符合下列条件的,不予行政处罚:
1、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有该违法行为的;
2、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该违法行为的;
3、该违法行为在六个月内未被发现的。
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符合以下五种情形之一的,由局长办公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及具体案情,决定是否免予行政处罚:
1、情节特别轻微的;
2、出于他人胁迫或者诱骗的;
3、主动投案向公安机关如实陈述自己的违法行为的;
4、有立功表现的;
5、盲人或者又聋又哑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
在行政处罚种类和幅度内自由裁量的标准
一、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1、盗窃、损毁路面井盖、照明等公共设施的;
2、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盗窃、损毁路面公共设施的。
二、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视为情节严重,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1、盗窃、损毁路面井盖、照明等公共设施,造成一定后果的;
2、多次盗窃、损毁路面井盖、照明等公共设施的;
3、六个月内因盗窃、损毁路面公共设施被处罚过的;
4、教唆、胁迫、诱骗他人盗窃、损毁路面公共设施的。
三、盗窃、损毁路面公共设施的其他情形,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经局长办公会研究,决定适用上述哪一个处罚额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关于病危是否能免除行政处罚的问题。虽然病危状况本身不能免除处罚,但在特定情况下,如未成年人、精神病人、未被发现的犯罪行为以及特定情节和表现等,可以考虑是否免予行政处罚。
失信被执行人的孩子是否可以参军的问题。根据征兵政治审查规定,失信被执行人的孩子如果满足政治条件,包括热爱党、祖国、军队等,并且没有涉及其他不符合征集服现役的情形,那么他们仍然可以参军。父母的失信情况不会对孩子的参军资格产生影响。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行政处罚、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是相对独立的,进行行政处罚后,并不能免除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第七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违法受到行政处罚,其违法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违法行为构成犯罪,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在行政处罚中,执法人员仅仅依据基本的违法事实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而忽视查清并依据违法行为情节来决定更合理的行政处罚,必然影响行政处罚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公正性。违法行为情节实际上也是违法事实,但这种违法事实只是作为免除、减轻、从轻、从重处罚的事实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