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财税法 > 审计法 > 审计法法规 > 内部审计报告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

内部审计报告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

时间:2024-09-21 浏览:4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757
内部审计报告是指内部审计人员,根据审计计划对被审计单位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后,就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出具的书面文件。那么其包含哪些要素呢?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来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内部审计报告的基本要素

1. 标题

内部审计报告的标题应包括被审计单位的名称、审计事项的类别、审计期间等基本信息。

2. 收件人

内部审计报告的收件人应为与审计项目有管理和监督责任的机构或个人,包括:

  1. 被审计单位的适当管理层
  2. 董事会或其下设的审计委员会或组织中的主要负责人
  3. 组织的最高管理当局
  4. 上级主管部门的机构或人员
  5. 其他相关人员

3. 正文

内部审计报告的正文应包括以下内容:

  1. 审计概况
  2. 审计依据
  3. 审计发现
  4. 审计结论
  5. 审计建议
  6. 其他方面

4. 附件

内部审计报告的附件是对审计报告正文进行补充说明的文字和数字材料,包括:

  1. 相关问题的计算及分析性复核审计过程
  2. 审计发现问题的详细说明
  3. 被审计单位及被审计责任人的反馈意见
  4. 记录审计人员修改意见、明确审计责任、体现审计报告版本的审计清单
  5. 需要提供解释和说明的其他内容

5. 签章

内部审计报告应由主管的内部审计机构盖章,并由以下人员签字:

  1. 审计机构负责人
  2. 审计项目负责人
  3. 其他经授权的人员

6. 报告日期

审计报告日期一般采用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批准送出日作为报告日期。在以下情况下使用相关日期:

  1. 因采纳组织主管负责人的某些修改意见时
  2. 内部审计人员在本机构负责人审批之后又发现被审计单位存在新的重大问题时
  3. 内部审计报告存在重要疏忽时
  4. 其他情况

7. 其他

除上述要素外,内部审计报告还应包括其他必要的信息和内容。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确认、评价与控制或有负债的有关方针、政策和工作程序

    审计过程中关于确认、评价与控制或有负债的相关方针、政策和工作程序。审计师需向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了解相关事项,获取相关文件和凭证,并与银行、法律顾问和律师进行函证。同时,还需复核税务报告、会议记录和审计工作底稿等,以确定会计报表披露的或有负债是否恰当,

  • 审计监督范围进一步明确

    新条例下审计监督范围的进一步明确。审计机关将对财政资金的运用进行跟踪审计,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范围明确,专项审计调查范围增加。同时,审计结果的公布更加开放,并明确不事先通知的直接审计情形。为规范审计机关行为,保障审计决定的准确和公正,新条例还加强对审

  • 制定审计项目计划

    审计机关根据国家形势和审计工作实际情况制定审计项目计划的过程。包括审计准备、统一组织审计项目的上级审计机关编制审计工作方案、审计实施以及审计终结等阶段。审计实施中,审计人员通过审查相关文件和资料、检查现金和实物等方式进行审计,并编写审计日记和底稿。审

  • 对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的要求

    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所需的要求。审计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并在办理审计事项时回避利害关系,同时负有保密义务。审计机关在封存被审计单位资料时需遵循程序,并由专门领导负责组织和指导审计工作。

  • 国务院公布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
  • 内部审计报告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
  • 怎样弥补基金审计报告的不足
审计法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