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国家赔偿法 > 行政赔偿 > 法官判错案怎么赔偿当事人

法官判错案怎么赔偿当事人

时间:2023-10-11 浏览:5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7785
法官在判案的时候并不一定能够完全做到公平公正,一些法院就在案件判决的时候有失公平,让坏人没有得到严惩,好人的权益没有争取到而受冤枉了。后来案件得到了平反,那么,法官判错案怎么赔偿当事人?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打听到了相关内容如下。

法官判错案件的赔偿方式

当一审案件被认为判错时,当事人可以上诉,而终审阶段则可以申请审判监督程序,即再审程序重新审理。如果法院确实判错了,造成当事人在刑事案件或行政案件中遭受人身或财产损失,当事人有权获得国家赔偿。

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

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第二条的规定,当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过程中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时,受害人有权获得国家赔偿。赔偿义务机关应当依照本法及时履行赔偿义务。

行政机关侵犯合法权益的赔偿责任

根据《国家赔偿法》第七条的规定,当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时,该行政机关应承担赔偿责任。如果有两个以上的行政机关共同行使行政职权导致损害,那么这些行政机关共同承担赔偿责任。此外,被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在行使授予的行政权力时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被授权的组织也应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或个人在行使受委托的行政权力时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委托的行政机关也应承担赔偿责任。当赔偿义务机关被撤销时,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将成为赔偿义务机关;如果没有继续行使职权的行政机关,那么撤销该赔偿义务机关的行政机关将成为赔偿义务机关。

高级法院法官判错案件的处理方式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时,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对于当事人人数众多或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时,不会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申请再审的情形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的规定,当事人的再审申请应符合以下情形之一,人民法院应当进行再审:

  1. 存在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
  2. 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
  3. 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
  4. 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
  5. 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对审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证据,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但人民法院未调查收集;
  6. 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
  7. 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或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没有回避;
  8. 无诉讼行为能力人未经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或应当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或其诉讼代理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
  9. 违反法律规定,剥夺当事人辩论权利;
  10. 未经传票传唤,缺席判决;
  11. 原判决、裁定遗漏或超出诉讼请求;
  12. 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变更;
  13. 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审理离婚案件的法官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

    审理离婚案件的法官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法官需观察当事人的细节来判断婚姻破裂程度,并理解当事人的真实意图,找到家庭事务性问题的症结。在耐心倾听当事人诉求的同时,法官应询问当事人并引导他们表达真实想法。最后,法官应以公平正直的心态进行调解,赢得双方信任,

  • 完善司法责任制,确保司法公正

    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完善人民检察院司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旨在推动司法体制改革,保障司法公正。检察人员在办案过程中需承担司法责任,对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对于被告人无罪等情形将启动问责程序。同时推行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检察官必须亲自办案,并实行

  • 赡养中法定代理人能作为被告吗

    法定代理人在行政诉讼中的角色及其相关问题。法定代理人通常适用于精神病人、未成年人等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原告和第三人,但不适用于被告行政机关。法定代理人的代理权基于法律规定的监护关系,与当事人意愿无关。法定代理人在诉讼中代理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当事人进行诉讼活

  • 法官审理案件公正问题的解决途径

    法官审理案件公正问题的解决途径,包括上诉、申请再审、申请抗诉等法律途径。同时,文章介绍了审判人员回避制度的规定,包括应当回避的情形和申请回避的途径。当事人若发现审判人员违反回避制度,可依法申请其回避。

  • 如何执行无力偿还法院判决
  • 劳动法:工伤赔偿的法律规定和应对策略
  • 行政赔偿义务机关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