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国家赔偿法 > 行政赔偿 > 法官判错案怎么赔偿当事人

法官判错案怎么赔偿当事人

时间:2023-10-11 浏览:8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7785
法官在判案的时候并不一定能够完全做到公平公正,一些法院就在案件判决的时候有失公平,让坏人没有得到严惩,好人的权益没有争取到而受冤枉了。后来案件得到了平反,那么,法官判错案怎么赔偿当事人?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打听到了相关内容如下。

法官判错案件的赔偿方式

当一审案件被认为判错时,当事人可以上诉,而终审阶段则可以申请审判监督程序,即再审程序重新审理。如果法院确实判错了,造成当事人在刑事案件或行政案件中遭受人身或财产损失,当事人有权获得国家赔偿。

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

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第二条的规定,当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过程中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时,受害人有权获得国家赔偿。赔偿义务机关应当依照本法及时履行赔偿义务。

行政机关侵犯合法权益的赔偿责任

根据《国家赔偿法》第七条的规定,当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时,该行政机关应承担赔偿责任。如果有两个以上的行政机关共同行使行政职权导致损害,那么这些行政机关共同承担赔偿责任。此外,被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在行使授予的行政权力时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被授权的组织也应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或个人在行使受委托的行政权力时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委托的行政机关也应承担赔偿责任。当赔偿义务机关被撤销时,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将成为赔偿义务机关;如果没有继续行使职权的行政机关,那么撤销该赔偿义务机关的行政机关将成为赔偿义务机关。

高级法院法官判错案件的处理方式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时,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对于当事人人数众多或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时,不会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申请再审的情形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的规定,当事人的再审申请应符合以下情形之一,人民法院应当进行再审:

  1. 存在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
  2. 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
  3. 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
  4. 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
  5. 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对审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证据,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但人民法院未调查收集;
  6. 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
  7. 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或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没有回避;
  8. 无诉讼行为能力人未经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或应当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或其诉讼代理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
  9. 违反法律规定,剥夺当事人辩论权利;
  10. 未经传票传唤,缺席判决;
  11. 原判决、裁定遗漏或超出诉讼请求;
  12. 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变更;
  13. 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行政诉讼法案件有效期限

    行政诉讼法案件的有效期限以及行政赔偿诉讼的条件。对于不服行政机关复议决定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需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起诉,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时亦如此。直接起诉的,应在知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行政赔偿诉讼需满足多个条件,包括原告是

  •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的执行方式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的执行方式。包括共同委托鉴定、卫生行政部门组织鉴定和法院要求鉴定三种方式。共同委托鉴定由医患双方共同委托当地医学会进行;卫生行政部门组织鉴定则根据医疗过失行为和当事人要求处理争议来组织;法院要求鉴定则是主审法官在必要时启动鉴定程序。

  • 人民陪审员与法官的区别

    人民陪审员与法官的区别。人民陪审员身份临时且随机选取,而法官具备固定身份和专业法律知识。人民陪审员的名额由基层法院根据审判需要确定,且候选人的筛选和审查过程严格。审判人员在一定情形下需要回避,如与当事人存在利害关系等,以确保公正处理案件。

  • 9. 法律谚语:“平等者之间不存在支配权。”关于这句话,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答案:A解析:本题为选非题,考查法律常识。A项错误,根据题干可知,法官认为该协议合法有效,因此该协议不仅具有道德上的约束力,也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B项正确,意思表示是指将内心意欲发生一定的私法效果的意思表现于外部的行为。当事人签订该协议即意思表示的行

  • 最高法发布司法责任制完善意见
  •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对婚前购房、婚后共同还贷的分割原则
  • 国家行政赔偿的条例问题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