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审判委员会的定夺
当其他各级法院发现本院已经生效的判决存在错误,并认为需要重新审理时,应将此案提交给审判委员会讨论。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院可以对本院作出的判决、裁定错误进行纠正。因此,各级法院有权中止原判决的执行,并重新组成合议庭进行再审。
2.最高人民法院的提审或指定再审
最高人民法院发现地方各级法院的判决、裁定存在错误时,有权提审或指定下级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再审。如果指定下级人民法院进行再审,下级法院在重新审理后需将新的审判结果上报给最高人民法院。
3.上级人民法院的提审或指定再审
上级人民法院发现下级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存在错误时,可以提审或指定下级法院进行再审,并对下级法院的审判进行监督,以纠正错误。
错案是指裁判中存在错误的案件。错误裁判是指在案件实体处理和程序适用上存在错误的案件,即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的判决不符合实际情况或法律规定。
1.实体处理错误
实体处理错误是指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的不符合事实或法律的判决。刑事实体处理错误包括重罪轻判、轻罪重判、无罪判有罪、有罪判无罪等。
2.程序适用错误
程序适用错误是指违反诉讼法律程序或错误适用法律程序的案件。
再审是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中的重要程序制度。各国对再审制度的规定主要可分为两类:
1.审判监督程序
一类是规定审判监督程序,即法定机关和公职人员基于法律赋予的审判监督权,对已经生效的错误裁判提起再行审理。由于审判监督程序以审判监督权为基础,一般对提起再审的期限不作强制性规定,对再审的条件和理由只作原则性规定。
2.当事人诉权的再审
另一类是基于当事人诉权的再审,即当事人对已经生效的裁判不服,向再审法院提起再审诉讼,再审法院对案件进行再行审理。各国一般对再审的条件和理由、再审的范围以及提起再审的期限都作了具体规定。
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完善人民检察院司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旨在推动司法体制改革,保障司法公正。检察人员在办案过程中需承担司法责任,对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对于被告人无罪等情形将启动问责程序。同时推行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检察官必须亲自办案,并实行
行政赔偿诉讼与行政诉讼的区别。行政赔偿诉讼要求确认行政行为违法并得到国家赔偿,而行政诉讼仅确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撤销。两者的区别还包括法律依据、审查对象、监督对象等方面的不同。行政赔偿诉讼可进行调解,强调赔偿请求人和义务机关提供证据;行政诉讼不适用调
法定代理人在行政诉讼中的角色及其相关问题。法定代理人通常适用于精神病人、未成年人等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原告和第三人,但不适用于被告行政机关。法定代理人的代理权基于法律规定的监护关系,与当事人意愿无关。法定代理人在诉讼中代理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当事人进行诉讼活
行政赔偿诉讼是一种包含对行政赔偿的审查内容的行政诉讼。根据诉讼提起方式和审查内容的差别,可以将行政赔偿诉讼分为一并提起和单独提起两种类型。一并提起的行政赔偿诉讼是指在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行政诉讼的同时,一并提出赔偿请求。而单独提起的行政赔偿诉讼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