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国家赔偿法 > 行政赔偿 > 行政追偿正当程序的制度构想是什么

行政追偿正当程序的制度构想是什么

时间:2024-04-03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7885
行政追偿正当程序的制度构想

行政追偿程序的规定及改革建议

一、行政追偿程序的启动

为了确保行政追偿的公正性,有必要对我国《国家赔偿法》进行修改,设定最起码的正当程序。行政赔偿义务机关在行政赔偿请求人向其提出行政赔偿请求后,应主动依职权调查行政侵权案件,并根据公务员是否有故意或重大过失作出是否向其追偿的初步决定。如果确定需要追偿,应通知被追偿人参与行政赔偿程序,启动行政追偿程序。被追偿人不参加行政赔偿程序的,将丧失对行政追偿机关的追偿决定提出异议的权利。如果行政赔偿义务机关未通知被追偿人参与行政赔偿程序,将丧失追偿权。

被追偿人作为独立的当事人应参与行政赔偿程序,因为其对行政赔偿数额与自己将承担的费用有着密切的利益关系。然而,这一点在我国学界常常被忽视。如果行政赔偿义务机关作出不予追偿的决定,则应单独进行行政赔偿程序,不得再进行追偿。

二、行政追偿的协议程序

在行政赔偿程序和行政追偿程序启动后,行政赔偿请求权人、行政赔偿义务机关和被追偿人可以协商解决行政赔偿和追偿争议。如果双方达成行政赔偿协议和行政追偿协议,按照“先赔偿后追偿”的原则执行协议。即行政赔偿义务机关先支付行政赔偿费用,被追偿人也可以根据自愿的前提直接向行政赔偿请求权人支付应承担的费用。

三、行政追偿的决定程序

如果双方无法达成行政赔偿协议,行政赔偿义务机关应一并作出行政赔偿决定和行政追偿决定。因为行政赔偿费用的确定是确定行政追偿数额的依据之一,如果行政赔偿费用无法确定,行政追偿数额也往往无法确定。如果双方达成行政赔偿协议但未达成行政追偿协议,行政赔偿按照协议执行,行政追偿决定由行政赔偿义务机关作出。

四、行政追偿的监督程序

为了防止行政追偿机关违法行使追偿权或不积极行使追偿权,需要设立行政追偿的监督程序。具体来说,应通过行政追偿公开程序监督行政追偿权的行使。行政主体应公开不予追偿决定及其理由、追偿决定及其理由、追偿决定的执行结果等,接受监督。此举可防止行政追偿的偏私行为,确保平等原则和公民知情权的实现。

此外,还应确立行政追偿的事后救济程序。即当事人不服行政赔偿决定和行政追偿决定时,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如果双方选择的救济途径冲突,按照最先提出异议的一方所选择的救济程序进行。复议机关或人民法院将合并审理并作出复议决定或司法判决。

最后,应建立完善的财政监督机制,通过国家赔偿经费的管理机关监督行政追偿权主体积极行使职权,以保障国家利益。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决策民主的原则

    决策民主的原则,包括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程序正当和结果公开。强调在决策过程中应完善听证制度,保障各方参与和知情权;遵循法定程序,保障行政管理的相对人和利害关系人的权利;公布决策结果,确保公开透明。特别是在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中,要求公布征收补偿方案、决策

  • 完善司法责任制,确保司法公正

    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完善人民检察院司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旨在推动司法体制改革,保障司法公正。检察人员在办案过程中需承担司法责任,对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对于被告人无罪等情形将启动问责程序。同时推行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检察官必须亲自办案,并实行

  • 行政赔偿诉讼与行政诉讼的区别

    行政赔偿诉讼与行政诉讼的区别。行政赔偿诉讼要求确认行政行为违法并得到国家赔偿,而行政诉讼仅确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撤销。两者的区别还包括法律依据、审查对象、监督对象等方面的不同。行政赔偿诉讼可进行调解,强调赔偿请求人和义务机关提供证据;行政诉讼不适用调

  • 赡养中法定代理人能作为被告吗

    法定代理人在行政诉讼中的角色及其相关问题。法定代理人通常适用于精神病人、未成年人等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原告和第三人,但不适用于被告行政机关。法定代理人的代理权基于法律规定的监护关系,与当事人意愿无关。法定代理人在诉讼中代理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当事人进行诉讼活

  • 检察院如何提出抗诉来纠正生效判决的错误?
  • 劳动法:工伤赔偿的法律规定和应对策略
  • 行政赔偿义务机关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