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国家赔偿法 > 行政赔偿 > 我国对行政赔偿范围有什么样的规定

我国对行政赔偿范围有什么样的规定

时间:2024-11-19 浏览:1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7912
(一)因国家从事某些国计民生不可或缺但又具有高度危险性的行业而给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赔偿问题。

行政危险造成的损害应由国家承担赔偿责任

从理论上说,国家从事高度危险性的行业是为公共或公益上的必要,如果因公益之目的而某些特定的个人遭受牺牲,则有悖于社会公正。因此,应当按照公共负担平等的原则将行政危险造成的损害由个人承担转移给社会全体承担,即应当由国家对因行政机关从事危险行业而造成的损害承担行政赔偿责任。

国际上的类似规定

世界上不少国家都作出了类似的规定。如法国规定,因公共财产、公共职业、相邻关系、拒绝执行法律判决和立法等产生的危险而造成的公民的合法权益遭受损失时,国家都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又如英国的核装备法、煤气法以及有毒废品安置法等也规定国家对该危险行业造成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此外,美国有的州侵权法也作出了同样的规定。

然而,我国对此未作出规定,并且认为只有国家机关或者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造成损害时,国家才对之造成的损害承担责任,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国有公共设施设置或管理不善应由国家承担赔偿责任

国有公共设施的设置或管理属于国家行政管理的范畴,如果国家行政机关对其管理不当或有欠缺,那么国家对其所造成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也应是理所当然的。

国际上的类似规定

许多国家都规定国家应对之承担相应责任。如日本的国家赔偿法规定,因道路、河川或者其他公共营造物之设置或者管理有瑕疵,致使他人受损害时,国家或公共团体负赔偿之责。

然而,我国原《国家赔偿法》立法者认为,公共设施因设置、管理欠缺而致人损害的,不属于行政管理的范畴,因而不能产生行政赔偿。笔者认为,在我国国有公共设施的经营管理体制尚处在改革过程中,国有公共设施的经营管理是否属于行政管理范畴尚未定论,《国家赔偿法》着眼于解决国家机关行使职权中的违法,没有规定公共设施致人损害的国家赔偿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现代行政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国家和公共事务的决策、组织、管理、协调的活动,是为整个社会提供管理和服务。也就是说,行政机关在代表国家行使国家权力的同时还对民众提供大量的公共服务。在这里,国家对民众提供包括公共设施在内的公共服务就是国家应尽的义务,如果因代表国家的行政机关提供的公共设施有缺陷或者管理不善而造成民众的合法权益受损,那么国家就应理所当然地承担赔偿责任。

国家应对自由裁量行政行为造成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

自由裁量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对行政法规范的适用具有较大选择、裁量余地的行政行为。如果行政机关在行使自由裁量权的时候侵犯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国家应承担赔偿责任。

国际上的类似规定

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国,都开始在实务中对自由裁量行政行为实行有限制的豁免,在一定条件下要求国家承担行政赔偿责任。

借鉴他国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可规定以下两种自由裁量行政行为由国家承担赔偿责任:一是滥用职权的自由裁量行政行为,二是显失公正的自由裁量行政行为。这样规定既合理合法,又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国家应对精神损害承担赔偿责任

精神损害是指公民因侵权行为而引起的精神上的损失,国家应对其侵权行为造成的精神损害承担赔偿责任。

国际上的类似规定

法国、德国等国家在国家赔偿范围内确认了精神损害的赔偿。法国行政法院在1964年的一案中判决国家赔偿死者近亲之感情损害。德国的国家赔偿法也明确规定了精神损害赔偿。

我国《国家赔偿法》至今没有规定精神损害赔偿。然而,从法律体现人文关怀,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层面来看,国家也应承担其侵权行为造成的精神损害赔偿。

在我国《国家赔偿法》中建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是可行的。然而,精神损害赔偿应限定于因人身权、政治权利、受教育权受到侵害所造成的精神损害赔偿。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疗事故的赔偿争议的行政调解程序

    医疗事故的赔偿争议行政调解程序。在医疗事故涉及民事部分时,卫生行政部门应在双方当事人请求下进行调解,遵循自愿原则并依据规定计算赔偿数额。调解过程中涉及手术风险告知书的效力、申请行政调解的条件和程序以及重大医疗事故的上级调解程序。如果调解不成功或一方反

  • 工伤死亡认定时间的法律程序

    工伤死亡认定的法律程序。首先介绍申请工伤死亡认定时的受理条件和材料要求,然后详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审查流程和决定。接着提及对于认定结果有异议时的复议和诉讼途径。最后阐述了工伤致死的赔偿标准,包括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具体内容和

  • 不予立案的理由

    人民法院不予立案的六种情形,包括违法起诉、涉及危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危害国家安全、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以及不属于人民法院主管的事项。同时,也列举了法院应当立案的五种情形,包括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执行案件以及赔偿申请。

  • 医疗事故后的调解方式

    医疗事故后的不同调解方式。首先,自行调解可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书面协议;其次,卫生行政部门调解可依据法律规定计算赔偿金并达成协议;最后,法院调解具有法律效力和规范性,但程序相对复杂且时间较长。

  • 国家拆违行政赔偿标准
  • 医疗纠纷赔偿账务处理方法
  • 如何赔偿因名誉侵权而遭受的损失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