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起诉条件看,在单独提起赔偿诉讼时,要以行政赔偿义务机关先行处理为前提条件。在一并提起赔偿请求时,通常以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确认行政行为违法为先决条件。
(2)从诉讼当事人看,行政赔偿诉讼以行政赔偿义务机关为诉讼被告,实行“国家责任,机关赔偿”制度。致害的公务员或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不作为诉讼被告。
(3)从审理形式看,赔偿诉讼可以适用调解作为结案方式。行政案件的审理不适用调解,这是行政诉讼的一项特殊规则,但行政赔偿诉讼可以调解。因为行政赔偿诉讼的核心是当事人的人身权、财产权等权利是否受到侵害,是否应予赔偿。权利具有可以自由处分的性质,当然也就存在着进行调解的基础。双方当事人之间因权利受损而发生赔偿争议,人民法院可以从中进行调解,以解决赔偿争议。
(4)从证据规则看,行政赔偿诉讼不完全采取“被告负举证责任”的原则,而是参照民事诉讼规则,实行举证责任合理分配。例如,证明损害事实的存在,自己所受损害与被告行为之间有相当因果关系,这应当由原告(赔偿请求人)负责举证;而证明被控行为合法或从未实施过该行为,则是被告(赔偿义务机关)的责任。
行政赔偿诉讼原则上适用行政诉讼法规定的程序,行政诉讼法没有规定的(如送达等),还可以参照适用相应的民事诉讼程序。
简某标与佛山市某工商行政管理局的行政纠纷案。简某标上诉称工商局存在行政不作为及违法收费问题,但原审法院依据调查的证据,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佛山市某工商行政管理局辩称其已依法履行歇业申请核准工作,收费系代理费而非行政收费。二审法院需对双方证据进行审查,
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完善人民检察院司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旨在推动司法体制改革,保障司法公正。检察人员在办案过程中需承担司法责任,对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对于被告人无罪等情形将启动问责程序。同时推行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检察官必须亲自办案,并实行
当事人陈述在诉讼程序中的重要性。当事人提出的诉讼请求和对法律理由的辩驳有助于确定诉讼标的和审理方向。当事人对案件事实的陈述在辩论主义案件中能指引审理方向和确定审判内容。此外,当事人还享有陈述权和申辩权,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告知当事人相关权利
当事人对海关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时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相关内容。当事人可在得知海关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向有管辖权的海关或法院提出复议或诉讼申请,其中复议申请可附带赔偿请求。行政诉讼应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3个月内提起。关于赔偿请求时效,请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