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律的规定,拥有设定权的机关在设定行政许可时,必须按照本法规定的形式进行操作。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设定行政许可时,应当采用制定法律的形式。
国务院在设定行政许可时,需要通过制定行政法规或发布决定的形式。
地方人大在设定行政许可时,需要通过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形式。
省级人民政府在设定行政许可时,需要通过规章的形式。
根据立法法的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规范的内容和制定程序必须符合要求,这是它们成为法律的基本条件。因此,拥有设定权的机关在设定行政许可时,必须采用符合立法法规定的立法形式,而不能通过其他规范性文件的方式进行设定。
例如,国务院不能通过转发部门文件的形式设定行政许可,也不能以办公厅文件的形式设定行政许可;地方人大不能通过决定的方式设定行政许可;省级人民政府也不能通过发布文件的形式设定行政许可。
除了具有行政许可设定权的机关外,其他机关和组织都不得以任何形式设定行政许可。
军事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都不能设定行政许可;社会团体、行业组织也不能设定行政许可;省级人民政府以下的行政机关或其内部机构也不能通过发文件的方式设定行政许可。对于上述机关或组织设定的行政许可,都是无效的。
除了本法第十四条和第十五条规定的情况外,其他规范性文件均不得设定行政许可。
国务院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的组成人员构成及其职权。国务院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和秘书长组成。总理全面领导国务院工作,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国务院依法履行多种重要职能,包括制定行政法规和向全国人大或常
行政不作为类案件的案由确定方法及其适用范围。首先以“诉”作为案由的第一个构成要素,然后加入行政主体类别和不履行特定行政职责或义务作为后续构成要素。具体确定方法以公安机关不履行保护人身权法定职责为例。案由适用范围和确定时间在立案审查阶段,并可根据审理情
行政复议中申请人应承担的义务,包括填写复议申请书、执行被申请人具体行政行为、协助调查取证和履行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复议决定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行政复议的具体程序,包括申请、受理、审理和决定等步骤。
行政复议决定的强制执行程序。当被申请人不履行生效的复议决定时,行政复议机关或上级行政机关应责令其履行。若申请人不起诉又不履行,行政机关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复议机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在不同情况下,按照特定规则申请行政复议。当事人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