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复议是一种法律制度,用于解决行政争议的一种方法。当行政相对人对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满意时,可以依法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申请,要求重新审查并纠正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适当性。
行政复议的特征主要有:
行政复议处理的对象是行政争议和部分民事争议。
行政复议直接以具体行政行为为审查对象。
行政复议以合法性和合理性为审查标准。
行政复议以书面审理为主要方式。
行政复议以行政相对人为申请人,以行政主体为被申请人。
行政复议以行政机关为处理机关。
司法行政复议是一种依申请的行政行为,即司法行政复议机关根据司法行政相对人的申请,在审查被申请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适当的基础上,依法作出的一种行政行为。如果没有司法行政相对人的申请,就无法启动司法行政机关的受理和审查程序,这样司法行政复议作为监控司法行政权的一种法律制度就无法发挥其功能。因此,保护司法行政管理相对人的申请权,以及设置便利于司法行政相对人行使申请权的法律程序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
司法行政复议申请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申请人必须是认为司法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申请人主观上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具体行政行为侵害,至于在客观上是否受到侵害,则需要通过审理才能确定。
申请人必须明确被申请人的身份,否则复议机关无法进行审理,申请人的请求也无法实现。
申请人在复议时需要向复议机关提出具体的复议请求和事实根据。
申请人的请求必须属于司法行政复议的范围,否则复议机关不予受理。
根据法律和法规的规定,还有其他条件需要满足。例如,申请人向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申请复议时,应在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在不可抗力或其他特殊情况下,应在障碍消除后的10日内申请延长期限。如果申请人已向人民法院起诉并被受理,就不能再申请司法行政复议。
行政不作为类案件的案由确定方法及其适用范围。首先以“诉”作为案由的第一个构成要素,然后加入行政主体类别和不履行特定行政职责或义务作为后续构成要素。具体确定方法以公安机关不履行保护人身权法定职责为例。案由适用范围和确定时间在立案审查阶段,并可根据审理情
税务行政复议的适用范围,包括征税行为、税收保全措施、未及时解除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等税务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纳税人及其他当事人如认为这些行为所依据的规定不合法,可以向复议机关提出审查申请。摘要的内容涵盖了税务行政复议的主要方面,但不包括规章。
依据我国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对征地拆迁问题申请行政复议后,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向国务院申请裁决,国务院依照本法的规定作出最终裁决。第十四条 对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作出该具体行
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规定,征收补偿方案不合理的,被征收人对征收补偿方案有异议的,是可以申请行政复议的。公告应当载明征收补偿方案和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权利等事项。市、县级人民政府及房屋征收部门应当做好房屋征收与补偿的宣传、解释工作。房屋被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