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许可法 > 行政许可监督 > 关于行政许可监督的相关法律规定

关于行政许可监督的相关法律规定

时间:2024-06-17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9099

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及违法行为处理

根据《行政许可法》,上级行政机关应加强对下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许可权的监督检查。为防止行政许可权的滥用和腐败现象,在许可权的运行程序中,应强化监督,制定监督规范,建立跟踪、有效的监督机制。

书面检查原则及要求

根据《行政许可法》,为避免干扰被许可人的正常经营活动和防止执法扰民,行政机关可以要求被许可人提交书面材料。通过审查这些材料,监督被许可人是否按照许可条件、范围和程序从事被许可事项的活动。行政机关应将监督检查情况和处理结果进行归档。同时,根据行政许可的公开原则,《行政许可法》赋予公众查阅行政机关监督检查记录的权利。行政机关应创造条件,实现与被许可人、其他相关行政机关的计算机档案系统互联,以核查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事项活动的情况,以提高办事效率。

抽样检查、实地检查及定期检验权的适用情形及程序

作为书面审查方式的补充,《行政许可法》第六十二条第一款授权行政机关在必要时可以进行抽样检查、实地检查,以履行监督责任。只有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需要进行定期检验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定期检验,并且定期检验的范围限制在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设备、设施上。

行政机关实施监督检查时应遵守的纪律

《行政许可法》第六十三条明确规定了行政机关在实施监督检查时必须遵守的禁止性行为规范。行政机关不得妨碍被许可人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不得索取或收受被许可人的财物,也不得谋取其他利益。

行政许可监督检查的属地管辖及协作

根据《行政许可法》第六十四条,被许可人违法从事行政许可事项活动的,由违法行为发生地行政机关核实并依法处理。违法行为发生地的行政机关应将被许可人的违法事实和处理结果抄告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行政机关。这样,行政机关可以及时了解被许可人的活动情况,并相应作出处理决定,以履行监督职责,实施有效监管。此规定有利于明确监管责任,防止行政机关之间推诿扯皮,以确保对违法行为的及时处理。

保障个人、组织对被许可人的举报、投诉权

《行政许可法》规定,行政机关应通过多种措施对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事项的活动进行监督。鼓励个人和组织进行举报和投诉是一种重要的监督方式,也是发现违法活动的有效手段。行政机关应及时对举报和投诉作出反应。如果举报和投诉反映的问题属实,行政机关应依法处理不依法开展活动的被许可人以及未经许可擅自从事应当取得行政许可的活动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并告知举报人、投诉人处理结果。对于举报和投诉反映的问题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行政机关应向举报人、投诉人说明相关情况。同时,行政机关应保护举报人、投诉人的隐私。

对有限自然资源和公共资源的准入行政许可

对于有限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公共资源的配置,行政机关只能向有限的申请人授予行政许可。这些许可的主要目的是分配稀缺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益。被许可人在取得行政许可后,有义务依法开展相关活动,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或公共资源。例如,《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规定,禁止闲置荒芜基本农田,对满1年不使用的基本农田应组织耕种;对1年以上未动工建设的基本农田,应按规定缴纳土地闲置费;连续2年未使用的基本农田,经国务院批准,用地单位的土地使用权将被无偿收回。对于矿产资源勘查区块,根据《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第18条的规定,探矿权人应在领取勘查许可证后的6个月内开始施工。

对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业市场准入行政许可的监督管理

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业通常被称为自然垄断行业,如铁路交通、民航、电信、邮政、电力以及城市供水、供气等行业。这些行业是国家计划和民生基础行业,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生产和生活。授予被许可人行政许可权是因为其申请材料和实际条件优于其他申请人,能够提供更便捷、安全、稳定的服务。如果不加强管理,被许可人可能会滥用垄断地位,降低服务质量,损害消费者和社会公共利益。因此,国家一般会对这些行业的服务标准、价格、服务质量和普遍服务义务等作出相应规定。被许可人不得擅自停业或歇业,如有特殊原因需要停业或歇业,必须经原作出许可决定的行政机关批准,并提供替代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方案。对于在监督检查中发现被许可人未按要求履行义务的情况,应及时处理,责令其履行义务或采取必要措施,迫使其履行义务。

对重要设备、设施的设计、建造、安装和使用单位的自检制度及安全隐患的监督管理

对于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设备和设施,除了依赖被许可人的自检外,行政机关还应通过定期检验和不定期巡查,及时发现违法行为。根据《行政许可法》第六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行政机关在监督检查中发现安全隐患时,应责令停止建造、安装和使用,并要求设计、建造、安装和使用单位立即改正。对于这些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行政许可事项,监督责任的重点是预防安全隐患的产生,制止违法行为的发生。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行政监督证的法律效力及其与监督执法的区别

    行政监督证的法律效力以及与监督执法的区别。行政监督证用于监督行政机关执法行为,确保交警部门执法合法合规。行政监督与监督执法的职责和目标不同,前者通过行政处罚促使相对人守法,后者监督行政机关执法活动以确保依法行政。此外,文章还提及了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的相

  • 食品卫生监督程序:保障您的健康与安全

    本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监督工作程序》的内容摘要。该程序共分为八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管辖、许可、监督检查、监测和检验、食物中毒和食品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行政控制和附则。程序规定了卫生行政部门在食品卫生监督工作中的职责和权限,包括食品生产经营活

  • 上级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监督检查的必要性

      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依法对社会、经济事务实行事前监督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行政机关日常行政管理活动中的重要内容。行政机关能否依法实施行政许可,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也直接影到政府的形象,关系到能否建立一个廉洁、高效和法治的政府。一些企业和个人

  • 对被许可人的监管意义在哪里

    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监督制度,通过核查反映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事项活动情况的有关材料,履行监督责任。公众有权查阅行政机关监督检查记录。所以,行政机关对被许可人的事后监督管理,与事前的实施行政许可具有同等的重要性。行政机关对被许可人的监督管理情况也应当

  • 关于行政许可监督的相关法律规定
  • 对被许可人要如何监督
  • 什么是撤销行政许可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