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觉将司法审判工作置于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积极回应企业兼并重组工作的司法需求。
2.正确处理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与严格执法的关系,实现企业兼并重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3.高度重视企业兼并重组工作,依法保障企业兼并重组政策的顺利实施。
4.依法及时受理审理兼并重组相关案件,通过司法审判化解企业兼并重组中的各类纠纷。
5.按照利益衡平原则,依法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冲突。
6.依法认定兼并重组行为的效力,促进资本合法有序流转。
7.树立平等保护意识,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经济积极参与企业兼并重组。
8.正确适用公司资本法律规则,消除对出资行为的不当限制。
9.促进融资方式的多元化,有效解决企业兼并重组的资金瓶颈。
10.依法正确审理国有企业兼并重组案件,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11.依法规制关联交易,严厉禁止不当利益输送。
12.严厉打击企业兼并重组中的违法犯罪行为。
13.依法保障金融债权,有效防范通过不当兼并重组手段逃废债务。
14.加强民间金融案件审理,有效化解金融风险。
15.依法审理企业清算、破产案件,畅通企业退出渠道。
16.有效发挥破产重整程序的特殊功能,促进企业资源的流转利用。
17.遵循企业清算破产案件审判规律,完善审判工作机制。
18.认真总结破产案件审判经验,逐步完善企业破产配套制度。
为了确保改革和发展成果能够更加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我们必须始终以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尽管企业职工并非企业兼并重组协议的缔约方,但他们是受益方。在审判执行过程中,人民法院应及时发现并倾听兼并重组企业职工的利益诉求,依法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引导相关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有效防范兼并重组行为对企业职工合法权益的侵害。
对于众多债权人集中向同一债务企业提起的系列诉讼案件、企业破产清算案件、群体性案件等可能对社会和谐稳定产生影响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及时启动大要案工作机制,对特别重大的案件应及时向地方党委和上级人民法院报告。上级人民法院应及时指导下级人民法院的工作,对于各方矛盾突出、社会关注度高的案件,应做出必要的预判和预案,以增强司法处置的前瞻性和针对性。
我们要高度重视舆论引导和网络宣传工作,针对企业兼并重组审判中涉及的敏感热点问题进行逐一排查和周密部署。同时,我们还要进一步推进司法公开,积极推动司法审判工作与外界舆论环境的良性互动,着力打造有利于企业兼并重组司法工作顺利开展的社会舆论环境。
最高人民法院
2014年6月3日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法律意义及申报要求。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是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法律规定核发的合法凭证,确认建设工程符合规划要求。申请时需提交使用土地的相关证明文件、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等材料。不同建设项目的申报范围包括新建、改建、扩建建筑工程,市政
行政监督证的法律效力以及与监督执法的区别。行政监督证用于监督行政机关执法行为,确保交警部门执法合法合规。行政监督与监督执法的职责和目标不同,前者通过行政处罚促使相对人守法,后者监督行政机关执法活动以确保依法行政。此外,文章还提及了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的相
中国法律关于服刑人员非直系亲属会见权的规定。服刑人员的非直系亲属可以申请会见,但监狱有权检查来往信件,特别是可能妨碍改造的信件。直系亲属一般是指有血缘关系的上下各代亲属,而供养亲属则是指特定范围的亲属。文章涵盖了相关的法律定义和规定。
资产评估事务所的基本条件和刑事案件金额评估的相关内容。事务所必须取得省级以上国有资产评估资格,拥有高水平的业务能力、职业道德和社会信誉。专职人员不得少于十人,其中职龄人员比例有要求。在刑事案件金额评估方面,价格鉴定结论具有法律依据,是刑事证据的重要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