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许可法 > 行政许可法律法规 > 食品生产者不符合食品生产经营要求怎么办

食品生产者不符合食品生产经营要求怎么办

时间:2025-01-09 浏览:3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9246

食品生产者不符合食品生产经营要求的法律责任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未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生产工具,处予罚款,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的规定,如果食品生产者未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或者未取得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证从事食品添加剂生产活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有权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以及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对于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处以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于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处以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的罚款。

如果明知食品生产者从事上述违法行为,仍为其提供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其他条件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有权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如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应当与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三条的规定,如果食品生产者有以下情形之一,尚不构成犯罪,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有权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并可以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对于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处以十万元以上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于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处以货值金额十五倍以上三十倍以下的罚款。如果情节严重,还可以吊销许可证,并由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的拘留。

以下情形之一属于违法行为:

  1. 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食品,或者经营上述食品;
  2. 生产经营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
  3. 经营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或者生产经营其制品;
  4. 经营未按规定进行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或者生产经营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制品;
  5. 生产经营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6. 生产经营添加药品的食品。

如果明知食品生产者从事上述违法行为,仍为其提供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其他条件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有权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如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应当与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对于违法使用剧毒、高毒农药的情况,除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给予处罚外,公安机关还可以依照以上规定给予拘留。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被判刑后非直系亲属的会见权

    中国法律关于服刑人员非直系亲属会见权的规定。服刑人员的非直系亲属可以申请会见,但监狱有权检查来往信件,特别是可能妨碍改造的信件。直系亲属一般是指有血缘关系的上下各代亲属,而供养亲属则是指特定范围的亲属。文章涵盖了相关的法律定义和规定。

  • 婴幼儿配方食品的地方食品安全标准制定问题

    婴幼儿配方食品的地方食品安全标准制定问题。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这类特殊食品不得制定地方标准,企业需全面实施质量控制并报备相关事项。生产时,食品原料和添加剂需符合法律规定和国家标准,产品配方需经注册并提供科学性和安全性证明。省级监管部门应及时公布相关目录

  • 资产评估事务所的基本条件

    资产评估事务所的基本条件和刑事案件金额评估的相关内容。事务所必须取得省级以上国有资产评估资格,拥有高水平的业务能力、职业道德和社会信誉。专职人员不得少于十人,其中职龄人员比例有要求。在刑事案件金额评估方面,价格鉴定结论具有法律依据,是刑事证据的重要组

  • 商用密码产品的销售许可制度

    我国商用密码产品的销售许可制度,实行销售许可管理,由国家密码管理局负责全国管理工作。申请销售许可证需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等条件。另外,本文也阐述了个人信息权的内容,包括信息决定权、保密权、查询权、更正权、封锁权和删除权。

  • 商用密码送检单位的法律要求
  • 个人未考试从事保安服务的处罚
  • 食品生产者不符合食品生产经营要求怎么办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