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强制法 > 行政强制措施 > 行政强制程序违法怎么办

行政强制程序违法怎么办

时间:2023-11-03 浏览:2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9510

司法审查标准的重要性

司法审查标准是指法院对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时所遵循的法定行政强制程序采用合法性审查还是兼采合理性审查。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第5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审查。因此,对行政强制法定行政程序采用合法性审查标准已成为不容置疑的事实。

司法审查结果的法律制裁

法院依据合法性和合理性标准对行政法定行政程序进行司法审查后,如果认定行政主体所实施的行政强制在行政程序上有违法的情况时,应当给予相应的法律制裁。然而,由于行政强制程序本身的复杂性,导致在实践中行政强制程序违法与法院对该行政强制行为作出撤销判决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其他国家的法院在处理这个问题时,也表现出相当大的灵活性。例如,法国对行政强制程序违法是否应当撤销,与所违反的行政强制程序是否是主要形式、是否是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是否是在紧急情况下实施的以及是否事后可以补正等因素具有直接的关系。然而,对于羁束权限的行政行为,只要内容符合法律规定,即使形式违法也不构成撤销的理由。

国内司法审查的问题

在国内,我们可以说法院对行政强制程序的司法审查远远没有对行政实体那样得心应手。这主要归因于法院在对行政程序的司法审查中缺乏司法能动性和灵活性,而这又与我国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所表现出的淡漠的法律程序观念有关。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对违反法定程序的具体行政行为,法院应当判决撤销。然而,实践显示这一规定并不科学和可行。因此,法院以违反法定程序为由撤销的具体行政行为远远少于行政主体违反实体法律所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

解决司法审查问题的思路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当明晰法院对行政主体实施行政强制行为所遵循的法定行政强制程序进行司法审查的法律价值是什么。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这一法律价值是双重的,一方面是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体现了法的公平;另一方面是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权,体现了法的效率。因此,这一法律价值应当是公正与效率的统一,但在两者发生冲突时,公正应当优先。

其次,基于这一法律价值取向,法院对行政主体违反法定行政强制程序的行政强制行为是否应当撤销,必须考虑以下两大标准:

标准一:损害合法权益

如果行政强制行为在程序上违法,导致损害了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那么法院应当依法判决撤销。反之,法院应当在判决中认定行政强制行为在程序上已构成违法,并依法判决维持,但法院应当通过司法建议给予行政主体必要的警示。

标准二:产生有利法律后果

如果行政强制行为在程序上违法,但产生了有利于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后果,且行政相对人保留这一法律后果并不违法现行的法律、法规,也不损害国家、社会或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那么法院不应当依法判决撤销,但对这种情况,法院应当通过司法建议给予必要的警示。反之,法院应当依法判决撤销。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行政处罚违纪党员处理程序

    违纪党员的行政处罚程序。首先,调查核实违纪违法党员干部的错误事实。其次,审议与谈话,掌握案情并要求违纪党员写出书面检查。接着,党支部会议讨论研究,提出处分意见并通知违纪党员参加支部党员大会。最后,根据处分权限报请审批,由镇纪委下达批复,严重情况移交司

  • 简易程序的行政处罚案件必须符合什么条件

    简易程序的行政处罚案件所需满足的条件,包括违法事实确凿、具备明确的法定依据以及处罚较为轻微。同时,也提及了《行政诉讼法》中关于被告确定的相关规定,如复议机关的处理方式、委托组织的行为和行政机关撤销等情况下的被告确定。

  • 房屋被偷拆,拆迁户起诉谁

    房屋被偷拆时拆迁户应起诉的对象以及误拆、偷拆和帮拆的违法性问题。行政机关作为被告应承担相应责任,原告只要提供征地公告或征收决定公告,即可证明“偷拆”的法律后果应由地方政府承担。征收方在拆除房屋前应依法进行确认程序,被征收人需采取积极措施防止误拆和偷拆

  • 拆迁诉讼律师的收费标准

    拆迁诉讼律师的收费标准以及行政诉讼、民事和刑事诉讼的提起条件。不同地区的律师收费差异大,需咨询专业律师事务所。提起行政诉讼的条件包括拆迁前置性程序违法、拆迁程序违法、政府部门违法行政处罚程序、报警公安机关不作为以及强制拆迁手段违法等。提起民事诉讼的条

  • 行政处理与行政处罚的区别
  • 计划生育行政赔偿的程序
  • 行政复议申请能否撤回?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