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监察委留置后怎么办
时间:2023-12-25 浏览:7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被监察委留置后的处理方式
通知被留置人员的家属和保障被留置人员的权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法》第四十三条规定,监察机关在对被调查人进行留置时,应当通知被留置人员的家属,并确保被留置人员的饮食、休息和安全。
留置措施的决定和审批
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时,应当由监察机关领导人员集体研究决定。对于设区的市级以下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的情况,应当报上一级监察机关批准。而省级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时,则应当报国家监察委员会备案。
留置时间的限制和延长
根据法律规定,留置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一次,但延长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省级以下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的情况,延长留置时间应当经上一级监察机关批准。如果监察机关发现采取留置措施不当的情况,应当及时解除留置。
公安机关的协助
监察机关在采取留置措施时,可以根据工作需要提请公安机关协助。公安机关应当依法予以协助。
通知单位和家属以及保障被留置人员的权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对于被调查人采取留置措施后,应当在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留置人员所在单位和家属,除非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等情形会对调查造成影响。一旦这些影响消失,监察机关应立即通知被留置人员所在单位和家属。监察机关还应当保障被留置人员的饮食、休息和安全,并提供医疗服务。在讯问被留置人员时,应当合理安排讯问时间和时长,并由被讯问人阅读讯问笔录后签名。
刑罚折抵
如果被留置人员涉嫌犯罪并移送司法机关后被依法判处管制、拘役和有期徒刑,留置一日可折抵管制两日,折抵拘役和有期徒刑一日。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滞纳金的法律性质
滞纳金作为行政处罚措施的法律性质,属于行政强制执行的一种手段。行政强制执行分为直接执行和间接执行,滞纳金属于间接强制执行的一种形式。直接执行可能会对公民人身自由和财产权造成侵害,因此必须慎重使用。间接强制执行包括代执行和执行罚两种形式。滞纳金具有强制
-
监察委留置的对象及其相关权益保护
监察委留置的对象:一般是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的被调查人,以及涉案人员。对这些人员采取留置措施,需要符合以下要件:一是涉案要件。留置的证据要件,是监察机关已经掌握部分违法犯罪事实及证据。(一)涉及案情重大、复杂的;(二)可能
-
监察委员会怎么留置
监察机关对被调查人员行使留置权的,应该应当由监察机关领导人员集体研究决定,经决定后同意的,可以行使留置权。留置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一次,延长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可以根据工作需要提请公安机关配合。公安机关应当
-
解除留置措施的程序
省级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应当报国家监察委员会备案。第三款规定了公安机关协助执行留置措施。第一百七十条对于监察机关移送起诉的已采取留置措施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对犯罪嫌疑人先行拘留,留置措施自动解除。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拘留后的十日以内作出是否逮捕、取保
-
留置辅警看护合法吗
-
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的最长期限
-
监察法留置的适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