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院判决或调解的离婚案件中,如果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应给对方的财产义务,法院可以通过当事人所在单位或村组的协助,对其进行教育和批评,促使其自觉履行义务。如果经过耐心教育后仍拒不执行,法院可以邀请当事人所在单位或村组派人亲自到当地进行强制执行。如果原物尚在,可以将原物交给对方。如果原物已被变卖、损毁或转移,可以考虑折价抵偿,或者通过当事人所在单位或村组从工资或其他收入中扣除。
申请诉前保全必须满足情况紧急的前提,即如果利害关系人等到起诉后再申请财产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无法弥补的损害。
申请诉前保全时,申请人需要提供担保。如果未提供担保,人民法院将驳回申请。如果申请人在人民法院采取诉前保全措施后的十五日内不起诉,人民法院将解除财产保全。对于给付之诉(即一方要求另一方给付一定数量货币或财物的诉讼)、单纯的确认之诉、变更之诉,不会涉及财产保全问题。
一般情况下,财产保全申请以书面形式提交给人民法院。如果口头提出申请,人民法院将记录在案,并由申请人签字盖章。
财产保全裁定一经作出即具有法律效力。如果当事人不服,可以向作出财产保全裁定的人民法院申请一次复议。在复议期间,不会停止原裁定的执行。财产保全可以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或法律规定的其他方法。财产保全的范围限于请求的范围或与本案有关的财产。如果财产保全申请有错误,申请人需要赔偿被申请人因财产保全所遭受的损失。
税收强制执行措施的对象及程序要求。对象包括未按规定缴纳税款的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未按规定期限缴纳所担保税款的纳税担保人,以及对税务机关处罚决定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或不履行义务的当事人。程序上,税务机关需在责令期满后发出催缴税款通知书,若纳
行政强制执行的法律规范及其在不同国家的执行差异。我国行政强制执行的规范分散,导致立法统一性和执法模糊性。不同国家在执行权力分配和法律救济机制上存在差异,如英美主要由司法机关执行,我国则是法律授权的由行政机关执行,法律未授权的由法院执行。我国的行政救济
行政处罚的执行及行政强制执行权的有关内容。行政机关在行使强制执行权时需遵守法律规定,其范围因法律而异。我国以人民法院为主体的强制执行机关规定了行政机关的强制执行权限。当行政处罚决定难以执行时,需申请法院执行或自行执行。此外,只有公安机关可限制人身自由
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强制法中关于提起诉讼和申请强制执行的时间限制。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知道行政行为后6个月内应提起诉讼,而行政机关在当事人不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诉讼且不履行行政决定后,可在满6个月后的3个月内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此外,申请强制执行需提交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