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书一旦下来,应尽快履行,如有逃避行为,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人民法院根据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量,根据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明确具体的执行内容,强制民事义务人履行其所承担的义务,以保障权利人的权利得以实现。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包括但不限于民事判决书、实现担保物权裁定、确认调解协议裁定、支付令等。这些文书一旦生效,义务人应自动履行。如果拒不履行,权利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申请强制执行的权利人被称为申请人,被指定履行义务的人被称为被执行人。
人民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如果错误执行导致当事人或案外人受到损害,有权向人民法院申请国家赔偿。人民法院设有国家赔偿办公室,作为国家赔偿的内部业务承办机构,并以人民法院的名义作出决定。
最高人民法院就人民法院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解释,以下为节选内容:
根据赔偿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行政诉讼过程中,如果违法采取对妨害诉讼的强制措施、保全措施或者对判决、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书执行错误,造成损害,并具备以下情形之一,适用刑事赔偿程序予以赔偿:
(一) 错误实施司法拘留、罚款;
(二) 实施赔偿法第十五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行为;
(三) 实施赔偿法第十六条第(一)项规定行为。
如果人民法院审理的民事、经济、行政案件发生错判并已执行,依法应当执行回转的,或者当事人申请财产保全、先予执行,申请有错误造成财产损失依法应由申请人赔偿的,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申请人民法院依照赔偿法规定予以赔偿的案件,应当经过依法确认。如果未经依法确认,赔偿请求人应要求有关人民法院进行确认。被要求的人民法院由有关审判庭负责办理依法确认事宜,并以人民法院的名义答复赔偿请求人。如果被要求的人民法院不予确认,赔偿请求人有权申诉。
税收强制执行措施的对象及程序要求。对象包括未按规定缴纳税款的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未按规定期限缴纳所担保税款的纳税担保人,以及对税务机关处罚决定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或不履行义务的当事人。程序上,税务机关需在责令期满后发出催缴税款通知书,若纳
一起追欠款起诉状的撰写及相关流程。原告因被告一借款未还而提起诉讼,并请求被告二承担连带责任。诉讼流程包括写起诉状、立案、送达开庭传票、判决、申请强制执行等。法院可对被告采取多种强制措施,包括冻结账户、限制消费、限制出入境等。
行政强制执行的法律规范及其在不同国家的执行差异。我国行政强制执行的规范分散,导致立法统一性和执法模糊性。不同国家在执行权力分配和法律救济机制上存在差异,如英美主要由司法机关执行,我国则是法律授权的由行政机关执行,法律未授权的由法院执行。我国的行政救济
行政处罚的执行及行政强制执行权的有关内容。行政机关在行使强制执行权时需遵守法律规定,其范围因法律而异。我国以人民法院为主体的强制执行机关规定了行政机关的强制执行权限。当行政处罚决定难以执行时,需申请法院执行或自行执行。此外,只有公安机关可限制人身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