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合同的订立是根据《合同法》第十三条规定的要约和承诺方式进行的。要约是指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而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在保险合同中,要约通常以投保人提交填写好的投保单为基础,即被保险人向保险人提交书面意思表示,要求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也可以是要约人,例如在接到投保人提交的已填好的投保单后,保险人提出附加条件,此时保险人的意思表示被视为新的要约。在这种情况下,保险人成为新的要约人,投保人成为受要约人。如果投保人同意接受保险人的附加条件,表明投保人接受了保险人的新要约。
通常情况下,保险人在接到投保人的投保单后,经过核对、查勘和信用调查,确认符合承保条件后,签章承保,即为承诺,保险合同成立。承诺可以通过向投保人签发保险单、保险凭证或暂保单的方式进行,也可以直接在投保单上签章表示同意。
需要注意的是,承诺人不一定是保险人,双方当事人可以在标准合同条款以外的内容上进行协商。一旦双方当事人就合同条款达成协议,保险合同成立。之后,保险人应当及时向被保险人签发保险单或其他保险凭证,并在其中明确约定的合同内容。
保险合同的双方当事人经过要约和承诺达成一致意见后,保险合同成立。然而,保险合同的成立并不意味着保险合同立即生效,还需要符合法定生效要件或履行一定的手续。除非法律或合同另有规定,保险合同的生效标志着保险权利和义务的开始。
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的法律约束力以及合同生效的条件和时间。对于需要批准或登记才能生效的合同,未办理相关手续会影响合同的效力。合同生效需满足民事法律行为的一般生效要件,包括行为人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合同的生效
交通事故后是否需要起诉保险公司才能获得赔付的问题。通常情况下,只要符合保险合同规定,保险公司会履行理赔义务,不必起诉。争议处理可通过协商和解、仲裁和诉讼等方式解决。保险理赔的原则包括重合同、守信用、实事求是、主动迅速准确合理。
合同的定义和含义,指出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文章特别介绍了保险合同的含义,包括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的协议,以及双方在合同中的权利和义务。投保人要支付保险费,而保险人则需对保险标的可能遭受的危险提供保障,并在事故发生时支付保
成约定金是否适用定金罚则的问题。根据担保法司法解释,成约定金不适用定金罚则,当事人未交纳定金但主合同已履行或履行主要部分时,不会影响合同的成立或生效。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合同成立的作用,包括解决合同是否存在、认定合同效力以及区分合同责任和缔约过失责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