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机关在依法作出行政决定后,当事人未在规定期限内履行义务的情况下,具有行政强制执行权,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强制执行。
在行政机关作出强制执行决定之前,应先向当事人发出催告通知。催告通知应以书面形式发出,并明确以下事项:
当事人收到催告通知后,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并记录、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如果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证据成立,行政机关应予以采纳。
经过催告,当事人逾期未履行行政决定且没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行政机关可以作出强制执行决定。强制执行决定应以书面形式作出,并明确以下事项:
在催告期间,如果有证据证明当事人存在财产转移或隐匿的行为,行政机关可以立即作出强制执行决定。
催告通知和行政强制执行决定书应直接送达给当事人。如果当事人拒绝接收或无法直接送达给当事人,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进行送达。
在以下情形下,可以中止执行:
一旦中止执行的情形消失,行政机关应恢复执行。对于没有明显社会危害、当事人确无履行能力的情况,中止执行满三年未恢复执行的,行政机关不再执行。
在以下情形下,可以终结执行:
在执行过程中或执行完毕后,如果据以执行的行政决定被撤销、变更或执行错误,应恢复原状或退还财物。如果无法恢复原状或退还财物,应按法律规定进行赔偿。
在实施行政强制执行时,行政机关可以与当事人达成执行协议,前提是不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执行协议可以约定分阶段履行,当事人采取补救措施时,可以减免罚款或滞纳金。
执行协议应当履行。如果当事人不履行执行协议,行政机关应恢复强制执行。
行政机关不得在夜间或法定节假日实施行政强制执行,除非情况紧急。
行政机关不得通过停止供水、供电、供热、供燃气等方式来迫使当事人履行相关行政决定。
对于需要强制拆除的违法建筑物、构筑物、设施等,行政机关应进行公告,并限期要求当事人自行拆除。如果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既不申请行政复议也不提起行政诉讼,且不拆除的情况下,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强制拆除。
征地申请行政复议的效果。在中国行政法中,公民面对政府征地赔偿问题争议时,宜选择行政诉讼而非行政复议。行政复议主要适用于要求行政机关重新审查、改正或撤销具体行政行为的情况。行政诉讼具有程序独立公正、全面审查行政行为合法性及判决强制执行力等优势。因此,行
行政强制执行的法律规范及其在不同国家的执行差异。我国行政强制执行的规范分散,导致立法统一性和执法模糊性。不同国家在执行权力分配和法律救济机制上存在差异,如英美主要由司法机关执行,我国则是法律授权的由行政机关执行,法律未授权的由法院执行。我国的行政救济
行政处罚的执行及行政强制执行权的有关内容。行政机关在行使强制执行权时需遵守法律规定,其范围因法律而异。我国以人民法院为主体的强制执行机关规定了行政机关的强制执行权限。当行政处罚决定难以执行时,需申请法院执行或自行执行。此外,只有公安机关可限制人身自由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包括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行政许可决定、自然资源所有权或使用权决定、征收征用及其补偿决定、行政机关未履行法定职责、侵犯经营自主权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滥用行政权力排除或限制竞争以及违法集资摊派费用或违法要求履行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