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强制执行是指行政机关或申请人民法院,依法对不履行行政决定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采取强制措施,强制其履行相应义务。
行政强制执行的目的在于迫使相对人履行义务或通过代执行等方式达到与履行义务相同的状态。其意义在于维护行政决定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保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
行政强制执行是行政主体针对拒不履行行政法上财产义务的行为采取的强制手段,包括直接强制执行和间接强制执行。直接强制执行包括划拨、收缴、拍卖等措施;间接强制执行包括代履行和执行罚。
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都属于行政强制,但二者存在明显区别:
行政强制执行的目的在于强制相对人履行义务或达到与履行义务相同的状态;而行政强制措施的目的在于维持相对人的人身和财产状态,预防、制止或控制违法行为或危险状态的发生。
行政强制执行的前提是法定义务人不履行法定义务;而行政强制措施不以行政相对人不履行法定义务为适用条件,而是以危害社会行为或事件的发生为前提。
行政强制执行的动因只能是义务人负有不作为义务而作为或负有作为义务而不作为的行为;而行政强制措施的动因可以是危害社会行为、某种事件的发生或某种状态的出现。
行政强制执行的实施主体包括行政机关和人民法院;而行政强制措施的实施主体仅为行政机关。
行政强制执行的结果是义务人履行义务或达到与履行义务相同的状态;而行政强制措施在情况调查清楚后,根据需要继续实施或解除强制,恢复原状。
滞纳金作为行政处罚措施的法律性质,属于行政强制执行的一种手段。行政强制执行分为直接执行和间接执行,滞纳金属于间接强制执行的一种形式。直接执行可能会对公民人身自由和财产权造成侵害,因此必须慎重使用。间接强制执行包括代执行和执行罚两种形式。滞纳金具有强制
行政强制法的定义、内容和行政强制权委托的要求。行政强制法规范行政机关的强制行为,包括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旨在保护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法律对行政强制措施的实施主体、范围、实施人员等进行了明确规定,同时限制了行政强制执行的实施时间和方式。
因侵犯商标权引起纠纷,有3种解决方式:当事人协商解决,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向法院提起诉讼,或请求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处理。当事人不服责令其停止侵权的行政处理决定,可依法提起行政诉讼;侵权人期满不起诉又不履行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代履行,又叫代执行,是指义务人不履行法律、法规等规定的或者行政行为所确定的可代替作为义务,由行政强制执行机关或第三人代为履行,并向义务人征收必要费用的行政强制执行方法。执行罚是一种间接强制执行的手段。它是指有关国家机关对拒不履行已经生效的具体行政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