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治安管理处罚法 > 治安管理违规行为 > 两天联系不上人可以报警吗

两天联系不上人可以报警吗

时间:2024-05-17 浏览:7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0322

亲属朋友两天联系不上可以报警吗?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当亲属朋友两天联系不上时,可以根据以下法律规定向公安机关报警,并且在公安机关查证确认联系不上后,会立案处理。

《公安机关处置失踪警情工作标准》

根据《公安机关处置失踪警情工作标准》第八条规定,当110接警服务台接到有关查找失踪人员的报警时,应立即通知有关公安派出所及时处警。

对于失踪时间较短、失踪地点较为明确且失踪人员人身安全可能受到威胁的情况,应立即指令派出所或交巡警处警民警进行先期处置,并同时通知刑侦部门派员到场。

负责查找的民警的职责

根据《公安机关处置失踪警情工作标准》第十三条规定,负责查找的民警应认真向求助人了解失踪人员相关情况,并制作询问笔录。同时,民警可以要求求助人提供失踪人员的近期照片。

根据失踪人员具体情况和查找工作的需要,询问笔录应尽可能记载以下内容:

  • 求助人姓名、住址、单位、与失踪人员的关系及联系方式;
  • 失踪人员姓名、曾用名、别名、绰号、性别、年龄、民族、血型、身高、体貌特征(特别是显著体表和牙齿特征)、口音、交往关系、有无精神病史、身份证件名称及号码、车辆号牌、驾驶证号码、电话号码及QQ、MSN等网络联系号码;
  • 失踪人员居住地、户籍所在地、工作单位或就读学校;
  • 失踪人员最后出现的时间、地点;
  • 失踪前的言行、穿着服装、携带物品;
  • 失踪人员的爱好、习惯、失踪前打算参与的活动、经常活动的地点;
  • 求助人认为可能的失踪原因和失踪人员可能的去向;
  • 失踪人员亲友、所在单位等通过其他途径和方法自行查找的情况,并告知求助人继续自行查找的必要性;
  • 与失踪人员相关的其他情况。

宣告失踪的条件

要宣告失踪,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必须有公民下落不明满2年的事实。所谓下落不明是指公民最后离开自己住所或居所地后,去向不明,与任何人都无联系,杳无音讯。认定公民下落不明的起算时间,应从公民离开自己的最后住所地或居所地之日起,连续计算满2年,中间不能间断。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从战争结束之日起计算。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的,从事故发生之日起计算。登报寻找失踪人的,从登报之日起计算。
  2. 必须是与下落不明的公民有利害关系的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利害关系人是指与下落不明的公民有人身关系或者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人,包括失踪公民的配偶、父母、成年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成年兄弟姐妹以及其他与之有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如债权债务关系)的人。
  3. 必须采用书面形式提出申请。申请书应写明失踪的事实、时间和申请人的请求,并附有公安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关于该公民下落不明的书面证明。其他有关机关是指公安机关以外的能够证明该公民下落不明的机关。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香港家庭性暴力问题严重

    香港家庭性暴力问题的严重性。调查结果显示高比例受访妇女曾遭受家庭性暴力,包括性侵犯和经济威胁下的强迫性行为。然而,家暴个案常被当作伴侣纠纷处理,性侵犯往往不被视为罪行。大部分受害者选择忍受而不报警求助。对于家庭性暴力问题,受害者可以向相关单位反映情况

  • 刷单任务未完结是否可退款?

    刷单任务违法后的退款问题以及相关的诈骗行为与法律规定。刷单任务违法后一般不可退款,可通过报警处理。诈骗罪侵犯的是公私财物所有权,对象限定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诈骗罪行为会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

  • 公安机关查找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员信息工作规定

    公安机关处理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员的相关规定。公安机关在接到报案后应立即登记受理并展开查找工作。同时,详细描述了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员的定义,并强调了依法惩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重要性。对于符合特定情况的人口失踪事件,个人可以报警,公安机关将以刑事案件立案并展

  • 骂人行为是否会导致拘留?

    《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关于骂人行为可能导致拘留的规定。违反相关法律规定,包括公然侮辱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等行为,都将被视为违法行为并可能受到行政处罚。因此,我们应该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权益,避免违法行为。

  • 家庭暴力的证据
  • 强制戒毒所的出所时间及法律途径
  • 征地拆迁违法行为怎么处理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