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拘即刑事拘留,刑事拘留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拘留对象为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现行犯指正在实施犯罪的人,重大嫌疑分子指有证据证明具有重大犯罪嫌疑的人;二是具备法定的紧急情形之一。
关于紧急情形的定义,刑事诉讼法第80条和第163条对公安机关的拘留和人民检察院的拘留作出了不同的规定。
刑事诉讼法第80条采用列举的方式,规定公安机关可以先行拘留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的情形包括: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63条的规定,在刑事诉讼中,除公安机关依法拥有决定拘留和执行拘留的权限外,人民检察院在直接受理的案件中,若符合刑事诉讼法第79条、第80条第4项、第5项规定的情形,需要逮捕、拘留犯罪嫌疑人,由人民检察院作出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
人民检察院决定拘留的情形包括:
被拘留时是否可以向单位请假的问题,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被拘留人将被限制通信,无法向单位请假。文章还详细阐述了刑事拘留起算时间的确定方式,包括从拘留之时起计算、符合公平和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需要以及能更准确地计算折抵刑期。
治安案件责任年龄的法律规定。按照法律,年满14周岁的人被视为具有治安案件责任年龄,处罚时会从轻处理。对于特定情况如年龄、初次违反治安管理、年龄超过70周岁、怀孕或哺乳婴儿等,可能会免除行政拘留处罚的执行。这些规定有助于保护未成年人和特殊群体的权益,维
制止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法律责任问题,对于不同情境下的行为进行了详细阐述。在制止违法侵害行为时,不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对于事先挑拨、斗殴等行为,应受到处罚。行为人准备实施但未达目的,或因意志以外原因未成功,可从轻处罚或不予处罚。对于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关于拘传和羁押的规定。拘传并不被视为羁押,只有刑事拘留和逮捕才会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羁押。公安机关在拘留和逮捕人时需出示相关证件,并在一定时间内通知被拘留或逮捕人的家属。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公安机关对刑事羁押期限的适用和如何处理超期羁押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