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约保证金和违约金是合同中两个不同的概念。违约金是一种补偿和惩罚违约方的方式,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合同成立时预先设定违约金的数额,一旦违约发生,违约方就需要承担违约金的责任。履约保证金是一种担保合同履行的方式,一方当事人为保证合同履行而向另一方当事人支付一定金额的金钱作为担保。在法律或行政法规没有禁止的情况下,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履约保证金。
目前的法律或行政法规对于履约保证金是否具备违约金的补偿性和惩罚性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履约保证金应该具备补偿性。在本案中,根据双方当事人的约定,履约保证金不仅具备补偿性,还具备惩罚性。
2007年11月,日照某煤化有限公司与山东某工贸有限公司**分公司签订了红土镍矿购销合同。合同约定,**分公司向某公司购买红土镍矿,总货款约为1300余万元。合同成立时,**分公司向某公司支付了200万元作为履约保证金,并且约定履约保证金可以冲抵最后一批货款。合同约定,若**分公司未能按时支付货款,则某公司有权没收履约保证金。**分公司先后支付了593万元的货款,并提取了部分货物,但未按约定支付余下的货款,也未提取剩余的货物。因此,某公司要求**分公司支付违约金200万元,并赔偿损失38万余元。
一审法院认为,合同成立且合法有效,双方应当严格履行合同。**分公司未按合同约定支付全部货款,构成违约。虽然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违约金,但约定的履约保证金属于违约金的性质。因此,**分公司应支付违约金200万元。货物超期堆存费和银行贴息7万余元是由于**分公司未提取货物所致,应由**分公司承担。某公司主张的利息损失和降价处理货物损失并未超出违约金的范围,且已通过支付违约金得到了补偿,因此不予支持。一审法院判决**分公司支付违约金200万元,赔偿超期堆存费和银行贴息7.8万元,驳回某公司的其他诉讼请求。
二审法院认为,根据双方当事人的约定,履约保证金不仅具备补偿性,还具备惩罚性。因此,**分公司无权要求某公司返还履约保证金200万元,该履约保证金应归某公司所有。尽管一审判决将履约保证金等同于违约金的表述不准确,但判决给付的数额是正确的。因此,二审法院只对不当之处进行了变更,维持了一审判决的其他部分。
根据双方当事人的约定,本案的履约保证金具备补偿性和惩罚性。因此,**分公司无权要求被返还履约保证金,某公司有权不予返还。**分公司支付的200万元履约保证金可以作为违约金的一部分。因为**分公司违约,未按合同约定支付货款,因此某公司有权要求支付违约金。因此,二审法院的判决是正确的。
保证担保范围的法律规定及实际操作。担保范围包括主债权、利息等,并可根据保证合同进行约定。保证人在债权转让时应继续承担保证责任,但在债务转让或主合同变更时需取得其书面同意。保证范围可因主债务减少而减少,新增债务需经保证人同意担保。
借款合同担保的无效情形,包括担保主体不合格、单位内部机构或职能部门的担保无效、公司董事、经理的私自担保无效、欺诈、胁迫、恶意串通造成的担保合同无效、以禁止流通物提供担保的合同无效、未经批准及无权设立的对外担保无效以及主合同无效等情况。同时,文章还涉及
中国境内机构对外担保的相关问题,阐述了境内机构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和金融机构等不能自主对外担保的原因。对外担保包括保证、抵押或质押担保等,但留置和定金不包括在内。根据担保法和司法解释,某些对外担保的合同无效,如未经批准或登记对外担保、为境外机构向境内债权
担保合同中的保证期间,介绍了保证期间的被动性和主动性的概念及其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同时阐述了保证期间的免除条件和特征。保证期间是保证人在担保合同中能够容忍债权人不积极行使权利的最长期间,也是保护债权人利益而设立的法律制度。在保证期间内,债权人必须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