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治安管理处罚法 > 治安处罚程序 > 重庆市暂住人口治安管理规定

重庆市暂住人口治安管理规定

时间:2024-01-22 浏览:4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0809

重庆市暂住人口治安管理规定

第一条 加强暂住人口管理

为了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国家有关社会治安和户政管理的法律、法规,结合重庆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重庆市行政区域内的暂住人口治安管理。

暂住人口是指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居住的市外人员和跨区县(自治县、市)或跨镇、乡居住的本市人员。但常住户口在渝中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大渡口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街道的人员在上述九区街道辖区范围内居住或其他区街道的人员在本区街道辖区范围内居住的人员除外。

港澳合同胞、侨胞和外国人在本市的暂住治安管理,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暂住在旅馆的,按旅店业治安管理规定办理登记。

第三条 部门职责

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对暂住人口治安管理工作的领导。

公安机关负责暂住人口治安管理。

计划生育、劳动、工商、民政、卫生、房管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各司其职,共同做好暂住人口的管理工作。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居(村)民委员会应配合公安机关做好暂住人口治安管理工作。

第四条 公安机关职责

公安机关应履行以下职责:

(一) 保护暂住人口的合法权益和人身财产安全,调解处理治安纠纷、查处涉及暂住人口的违法犯罪案件。

(二) 宣传暂住人口管理的政策、法规,对暂住人口进行遵纪守法、社会公德教育。

(三) 进行暂住人口登记、发证、注销及证件审验等管理工作。

(四) 统计暂住人口数据。

(五) 指导居(村)民委员会做好暂住人口登记管理工作,检查、督促有关单位和责任人落实管理责任和措施,培训管理人员。

(六) 协助民政部门做好对无合法证件、无固定住所、无生活来源的流浪乞讨人员的收容遣送工作。

第五条 权益保护和奖励

暂住人员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暂住人员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有权提出申诉和控告,公安机关和有关部门应及时依法处理。

暂住人员对暂住地社会治安做出突出贡献的,由公安机关予以表彰奖励。

第六条 暂住人口登记管理

公安派出所负责本辖区暂住人口的治安管理工作。

公安派出所应当设立暂住人口登记窗口,根据暂住人口治安管理工作的需要,在暂住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设立暂住人口登记站(点),聘用户口协管人员协助做好暂住人口的登记和发证工作。

公安机关应加强对暂住人口登记站(点)的管理和对户口协管人员的培训。

公安机关和暂住人口登记站(点)在履行暂住人口管理职责时,应坚持公开、便民、高效、文明的管理原则。

公安机关和暂住人口登记站(点)工作人员在暂住人口登记管理工作中,应当遵纪守法,优质服务,文明执法,秉公办事,自觉接受监督。

第七条 暂住证申领

年满16周岁拟在暂住地居住30日以上的人员,在申报暂住登记的同时,应当申领《重庆市暂住证》。

申领《暂住证》的人员包括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雇用的人员,外地企业事业单位驻本地机构聘(雇)用的人员,社会办学招收的学员,其他从事一、二、三产业的人员,以及其他需要申领暂住证的人员。

第八条 特殊情况管理

探亲、访友、旅游、就医、就学、出差等暂住人口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的规定进行管理,由暂住地居(村)民委员会负责办理暂住登记,报公安派出所备案,不申领《暂住证》。

监狱劳教机关批准外出或保外就医人员应持批准机关的证明,在到达暂住地后24小时内向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报暂住登记,离去时必须申报注销。

第九条 暂住登记和《暂住证》办理

暂住人员应在到达暂住地3日内,主动到暂住地公安派出所或暂住人口登记站(点)申报暂住登记或办理《暂住证》。

申报暂住登记,应交验暂住人员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身份证明。

需办理《暂住证》的,还应提交暂住人员近期登记照片3张和《外出入员就业登记卡》,已婚育龄妇女须交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证明。

《暂住证》为一人一证,有效期限最长不超过1年。期满后需要继续暂住的,应当在期满前办理延期或换证手续。

《暂住证》由持证人妥为保管,随身携带,以备查验,遗失、损坏的,应及时补领、换领。

第十条 变动和报告

暂住人员变动暂住地址的,应重新办理登记。

暂住人员在暂住地死亡的,由接纳暂住人员住宿或雇用暂住人员的单位、个人向暂住地的公安派出所报告。

第十一条 沟通和通报

公安派出所在办理暂住登记手续时,应当加强与暂住入员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的联系,及时通报有关情况。

第十二条 监管和遣送

公安机关应依据《重庆市收容遣送条例》对无合法身份证件、无固定居住处所,无经济生活来源的盲流入员予以收容。民政部门应予以接收审查遣送。

第十三条 证件制作和使用

《暂住证》、《出租房屋治安管理登记证》由市公安局统一印制,其他任何单位不得自行制作。

除公安机关依法可以收缴或扣押《暂住证》外,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非法收缴或扣押。

禁止伪造、涂改、转借、转让、买卖《暂住证》。

第十四条 房屋出租管理

房屋出租人须持房屋所有权证、居民身份证、户口簿或者其他合法证明向房屋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办理登记,经审核符合出租条件的,领取《出租房屋治安管理登记证》后方可出租。

公安机关应加强对租赁房屋的治安管理,开展经常性检查,对《出租房屋治安管理登记证》实行年检制度。

房屋出租人应当承担不得将房屋出租给无合法有效证件的承租人,对出租的房屋进行检查、维修,保障承租人的居住安全,发现承租人有违法犯罪活动或者有违法犯罪嫌疑的,应当及时报告公安机关。出租房屋委托他人管理的,被委托人应当承担前款规定的责任。

第十五条 外来民工管理

各种建筑施工单位应严格加强对外来民工的管理,确定专人,建立登记名册,并定期向当地公安派出所申报暂住人员的变化情况。

第十六条 责任和处罚

用工单位、外来务工单位、社会办学单位负责人及个体业主是暂住人口管理的责任人,应与公安机关签订《暂住人口治安管理责任书》,并承担相应责任。

违反本规定的,由公安机关按照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条 违规行为处罚

违反本规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有关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 工作人员违规处罚

暂住人口治安管理工作人员在办理暂住登记和日常管理中,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关主管部门或者其上级公安机关视情节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改正或者其他必要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 申诉和诉讼

当事人对依照本规定给予的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法律、法规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三条 规定解释

本规定应用中的具体问题由市公安机关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施行日期

本规定自1999年5月1日起施行。原《重庆市暂住人口管理实施办法》和《重庆市房屋租赁治安管理暂行办法》同时废止。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治安拘留的法律性质和依据

    治安拘留的法律性质和依据。治安拘留是公安机关针对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等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采取的行政处罚措施,期限一般为1日至15日。其与刑事拘留和司法拘留存在明显的区别,包括法律性质、适用对象、目的和结果等方面。

  • 关于制止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法律责任问题

    制止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法律责任问题,对于不同情境下的行为进行了详细阐述。在制止违法侵害行为时,不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对于事先挑拨、斗殴等行为,应受到处罚。行为人准备实施但未达目的,或因意志以外原因未成功,可从轻处罚或不予处罚。对于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

  • 从拘留所转到看守所什么意思

    拘留所转到看守所的意思是公安机关已获得检察机关批准逮捕申请,可以将已被拘留的人送往看守所羁押,并及时通知其家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规定,公安机关在拘留人时必须出示拘留证,并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内将被拘留人送往看守所羁押。除无法通

  • 车险投保的注意事项和流程

    根据被砍者的伤情,对砍人行为的量刑有所不同。如果被砍者的伤情被鉴定为“轻微伤”,或者不构成伤情或者不需要伤情鉴定,那么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的规定,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处罚。如果被砍者的伤情被鉴定为“轻伤或重伤”,则构成故意伤害罪,根据《刑法》

  • 治安拘留保释条件是什么
  • 醉驾处罚
  • 被打伤脸部缝针能报案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