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管辖 > 行政诉讼的一般地域管辖是如何规定的

行政诉讼的一般地域管辖是如何规定的

时间:2020-05-25 浏览: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2174

行政诉讼的一般地域管辖不同于民事诉讼的“原告就被告“、”被告所在地“,而在立法上必须考虑行政诉讼既要便利原告参加诉讼,又要便于人民法院作必要的调取证据工作的特殊性,尤其是考虑便民的因素更是是其立法的初衷。

《行政诉讼法》第17条规定:“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该条规定的是行政诉讼的一般地域管辖,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而非被告所在地的法院管辖。把一般地域管辖概括为“原告就被告”或“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辖都是错误的。2009年司法部三大本《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591页右版中间“2.一般地域管辖采取了“原告就被告”的原则“这一表述也是错误的。欲全面、准确把握该条的立法原意,需要理解和掌握行政机关的体系与级别、行政复议管辖、被告的确认、何为改变行政行为等知识点。

对《行政诉讼法》第17条可以作以下几层意思的阐释:一是未经复议的案件;二是经复议维持的案件,这两种只能由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三是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此时既可以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法条中虽未表明“可以“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但这是不言而喻的。因为后边的“也可以”,对应的是“可以”。

行政诉讼的一般地域管辖不同于民事诉讼的“原告就被告”或“被告所在地”。许多司法考试用书、行政法辅导教师的讲义及讲授中的上述表述都是错误的。行政案件的特殊性在于有可能经过行政复议,这就出现了“最初”——第一次作出行政行为的下级机关的概念,它是与第二次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复议决定的复议机关相对应而存在的。第一次——“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那个行政机关所在地的法院永远有管辖权,无论是未经复议还是经过复议;抑无论是经过复议后复议机关是改变还是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这就是行政案件的一般地域管辖。把行政诉讼一般地域管辖理解为“原告就被告”或“被告所在地”错在当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时,复议机关是被告,如果是按“原告就被告”或“被告所在地”的法院管辖则原告只能向复议机关所在地的法院起诉,但原告此时仍可以向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行政机关所在地的法院起诉,该法院仍有管辖权。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

    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在调解、案件管辖、地域管辖、管辖权转移、审判组织人数、回避申请以及公开审理等方面的不同之处。民事诉讼中注重调解,而刑事诉讼则有一定的限制;在案件管辖方面,两者也存在较大差异;在地域管辖上,民事诉讼以被告所在地为主,刑事诉讼则以犯罪地

  • 民事诉讼的地域管辖

    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的地域管辖原则及例外规定。民事诉讼中一般遵循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辖,但有特殊情况;刑事诉讼以犯罪地法院管辖为主要原则,也有辅助规定;行政诉讼中由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法院管辖,但也存在特殊地域管辖的情况。

  • 涉外离婚的管辖原则

    涉外离婚案件的管辖原则,包括一般原则和特殊原则。一般原则以“原告就被告”为地域管辖原则,特殊原则则针对不在国内居住的当事人。文章详细阐述了不同情况下法院的管辖权限,如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定居国外的华侨等情况。涉及港、澳、

  • 我国《行政诉讼法》对各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的权限规定如下:

    我国《行政诉讼法》中各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的权限规定。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大多数行政案件,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专业技术性强和影响大的案件,高级人民法院管辖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而最高人民法院则管辖全国范围内重大、复杂的行政案件。

  • 行政诉讼的管辖范围
  • 民事诉讼管辖权的划分和确定
  • 网络侵权讼管辖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