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管辖 > 行政诉讼指定管辖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行政诉讼指定管辖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时间:2024-10-25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2186

行政诉讼的指定管辖

行政诉讼的指定管辖是指上级法院以指定行为将行政案件交由下级法院管辖的制度。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第22条的规定,行政诉讼的指定管辖适用于以下两种情况:

一、由于特殊原因,致使有管辖权的法院不能行使管辖权

在这种情况下,管辖权的归属并没有疑问与纠纷,只是由于以下特殊原因导致有管辖权的法院无法行使该权力:

  1. 事实原因:由于自然灾害、战争、意外事故等不可抗拒的客观事实,使该法院实际上无法行使职权。
  2. 法律原因:由于某些事实的出现符合法律规定,从而使有管辖权的法院在法律上不能审理或继续审理本案。例如当事人申请回避,或法院订立规则,属本院工作人员为当事人的案件,本院不宜审理等。

二、由于法院之间对管辖权发生争议

如果下级法院之间就特定行政案件的管辖权发生争议,应当互相协商。如果协商不成,可报请它们共同的上一级法院,由该上一级法院以指定形式解决管辖冲突或争议。这种情况主要有以下两种:

  1. 积极冲突:即两个以上法院都认为自己拥有对本案的管辖权。
  2. 消极冲突:即两个以上法院均认为自己对本案无管辖权,应由对方法院受理。

根据法律规定,处理管辖权冲突或争议的程序是:首先,争议法院应互相协商。如果协商不成,则争议的法院各自上报它们共同的上一级法院,也可以单独上报。上报时,各法院应陈述自己的理由。对于涉及跨省、区的两个法院之间的争议,且协商不成的情况,各法院应上报所在省高级人民法院,由高级人民法院上报最高人民法院进行指定。上级法院接到报告呈文后,应进行审查,并及时作出指定管辖的决定,并以法院公函形式下达。

指定管辖的特点

指定管辖是通过指定行为而确定的管辖。因此,这种指定行为具有以下特点:

  1. 指定的对象必须是特定的,即具体、明确地指定该行政案件应由哪一个法院管辖,不可以含糊不清或进行类别指定,没有诸如再行协商之类的间接过程。
  2. 指定行为的内容为特定的行政案件,一般是下级法院所呈报的案件。在实践中,有时上级法院会规定由下级法院受理审判某类案件,甚至称之为“指定”。但是,筆者认为,这并不属于我国《行政诉讼法》第22条所规定的指定管辖。
  3. 指定行为在法律上具有确定无移的效力。即无论上级法院是以肯定方式还是否定方式行文批复下级法院的请示,一经指定,管辖法院即被确定,被指定法院无权另行指定或转移案件。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