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管辖 > 行政诉讼异地交叉管辖是什么意思

行政诉讼异地交叉管辖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3-09-29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2197

行政诉讼管辖制度的概述

行政诉讼管辖制度是行政诉讼法的一项基本制度,它与审判资源的合理分配和行政案件的公平审理密切相关。我国行政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行政诉讼案件的管辖权作出了明确规定,确立了具体行政行为作出地法院管辖为主、其他法院管辖为辅的原则。这一原则在实践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随着新时期群众利益诉求的自主化和多元化趋势加剧,行政纠纷数量呈井喷态势。行政审判面临着“立案难”、“审理难”、“执行难”等问题,这与群众对行政诉讼的热切期待不相适应。

信阳市两级法院的探索与改革

在这一背景下,信阳市两级法院秉承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的精神,依据最高人民法院行政案件相对集中管辖试点的总体部署,在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具体指导下,进行了行政案件异地交叉管辖的试点改革。这一改革具有重要的法律价值和社会价值。

行政诉讼异地交叉管辖的含义

异地交叉管辖是人民法院独立行使行政审判权的内在要求。它实现了地域的相对超脱、人财物的相对超脱、权力的相对超脱、人情的相对超脱。其中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异地交叉管辖使人民法院的行政审判权免受因“司法辖区和行政辖区同一体制”造成的被告行政机关的不当干预。换句话说,异地交叉管辖剥夺了行政机关作为被告和控制者对司法机关的影响力。这实际上消除了司法者的后顾之忧,为其独立行使审判权提供了可能空间。

异地交叉管辖与当事人平等参与行政诉讼

异地交叉管辖是当事人平等参与行政诉讼的内在要求。当事人平等参与诉讼要求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中的法律地位平等,享有同等(或对等)的权利。裁判者要以超然中立的角色平等无偏地对待双方当事人。然而,在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主体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法律地位是不平等的。行政主体作为行政权力的享有者具有优越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法律地位。因为行政主体是手操权力并掌握公共资源的国家机关,这种不平等给行政诉讼中的当事人带来了不平等。这导致原告和被告在行政诉讼中天生处于强弱失衡状态。如果作为裁判者的审判机关主动或被动偏向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那么原告和被告的地位天平将更加倾斜。异地交叉审判隔离了本地行政权对司法审判权的不当干预,能有效避免对原告诉讼地位和权利的侵害,维护了当事人平等参与诉讼的原则和利益。

异地交叉管辖与人民法院公正审判行政案件

司法公正既体现为程序的公正,也体现为实体的公正。从法官的角度来看,司法公正必须具备社会公断人的地位,裁决时必须拥有充分的活动空间。行政案件异地交叉管辖不仅涉及结对子法院的空间转换和法官的换位,更涉及一种社会关系的转换。这使得异地管辖法院能够免受被告行政机关施加的压力和其他干扰,确保法官能独立地主持庭审活动、听取当事人的陈述、质证和辩论。法官能够本着“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对行政案件做出公平公正的判决。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