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1997年12月11日外汇管理局发布的《境内机构对外担保管理办法实施细则》,非金融企业法人需按照逐笔登记制办理担保登记手续。担保人在与债务人签订担保合同之日起的15天内,前往所在地的外汇局填写《对外担保登记表》并领取《对外担保登记证》。一旦担保合同履行完毕,担保文件将自动失效,担保人需向原发证机关缴销《对外担保登记证》。
金融机构需按照按月定期登记制办理担保登记手续。每月的15天内,金融机构需填写《对外担保登记表》和《对外担保反馈表》,向所在地的外汇局报送上月的担保情况。
担保人在履行对外担保义务时,必须经过所在地的外汇局的核准。经营外汇业务的金融机构可以凭借外汇局核准文件办理担保履约下的售汇和付汇手续。各地方外汇管理局还需将履约核准情况同时报送国家外汇管理局备案。
担保合同的定义与作用,涉及反担保中的第三方担保人身份和资产抵押问题。担保合同是确保债权人利益的有效手段,其效力认定要考虑主合同是否有效及担保合同的主体、客体和内容是否合法妥当。第三方反担保人并不限于借款人自己,任何具备担保能力的人都可以成为反担保人。
我国关于担保人责任分担的法律条文,对于承担了保证责任的保证人能否向其他连带共同保证人追偿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连带共同保证中,未约定保证份额的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已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有权向其他连带保证人追偿其应当承担的份额,不受债权人是否向未承担责任
连带保证合同权利主张的方式,指出债权人可以向债务人和保证人主张权利。担保人履行担保责任有时间限制,债权人需在合同约定的担保期间或法定的六个月内要求担保人承担保证责任,否则将失去法律保护。同时,根据不同担保合同条款,担保责任的期限和条件也有所不同。
按份保证和连带保证的概念和特点。按份保证指共同保证人与债权人约定保证份额,各自承担约定的责任;连带保证则指未约定或约定不明确时,各保证人对债权人承担连带保证责任,但内部仍有份额划分。两种保证方式下,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均可向主债务人追偿,且其他保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