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证据 > 行政诉讼的证据包括哪些

行政诉讼的证据包括哪些

时间:2024-05-11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2591

证据的定义和种类

证据是指用以证明待证事实是否客观存在的材料。它是人民法院认定事实、正确审理案件的基础。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证据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书证

书证是指以文字、符号所记录或表示的、以证明待证事实的文书。例如证明、书信、罚款单等。

二、物证

物证是指用物品的外形、特征、质量等说明待证事实的一部或全部的物品。例如达不到国家质量标准的药品等。

三、视听材料

视听材料是指用录音、录像的方法记录下来的有关案件的事实材料。例如用录音机录制的音响、语言;用录像机录取的人物形象及其活动;用电子计算机储存的数据等。视听材料可以由当事人提供,人民法院也可以主动向有关单位和个人索取或复制。

四、证人证言

证人证言是指证人以口头或书面方式向人民法院制作的对案件事实的陈述。除了精神或生理上有缺陷而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和案件的诉讼代理人不能做为案件的证人外,任何公民和组织都有作证的义务。证人做证一般应亲自出庭,确有特殊情况不能到庭的,经人民法院许可后可以用书面证言的形式作证。

五、当事人的陈述

当事人的陈述是指案件的直接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的关于案件事实和证明这些事实情况的叙述。由于行政争议就是在当事人之间进行的,所以他们最了解争议的事实。当事人的陈述是查明案件事实的重要线索,应当加以重视。但是,由于行政争议直接涉及到当事人双方的利害关系,所以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陈述应客观地对待,注意是否有片面和虚假的部分。当事人的陈述只有和本案的其他证据结合起来,综合研究审查,才能确定能否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

六、鉴定意见

鉴定意见是指人民法院指定的专门机关对行政案件中出现的专门性问题,通过技术鉴定作出的结论。由于行政案件涉及许多专业技术管理领域,所以鉴定结论是行政诉讼中运用的极为广泛的一种证据。例如卫生监督机构对药品质量的检验证书。

七、勘验笔录、现场笔录

勘验笔录是指人民法院对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现场或者对不能、不便拿到人民法院的物证,就地进行分析、检验、勘查后作出的记录。它是客观事物的书面反映,是保全原始证据的一种证据形式。勘验笔录常常用于涉及房产、土地、山林、环保管理等方面的行政纠纷。现场笔录是指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现场当场实施行政处罚或其他处理决定所做的现场情况的笔录。

以上七种证据,不论何种形式,人民法院都应审查其真实性和合法性。同时,应对各种证据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与待证事实的关系进行审查。只有经过法庭审查属实后,证据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