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某银行诉被告丁某、赵某、汪某借款合同纠纷一案中,其中丁某是借款人,现下落不明,赵某、汪某是保证人,赵某的保证是真实的,汪某的保证是由于原告审查不严,导致他人冒用汪某的名义进行的。
本案在审理中,对赵某应承担何种保证责任有两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因赵某承担的是连带责任,债权人有权要求其承担全部责任。
第二种意见认为,赵某承担保证责任之后,有两个追偿权,可以向借款人追偿,但其下落不明,无法追偿;也可向另一保证人汪某追偿,根据担保法的规定,连带共同保证的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之后,向债务人不能追偿的部分,由各连带保证人按其约定比例分担,没有约定的,平均分担。
因原告疏于审查,使得他人冒用汪某的名义担保。这样赵某承担保证责任之后就丧失了向另一保证人追偿的权利。所以赵某应承担一半的保证责任。
法院经审理后判决:被告赵某承担清偿全部债务的责任。
作为债权人的连带共同保证人的赵某和汪某,因为汪某的保证是他人冒用其名义签订的,因此,该保证合同对汪某没有法律约束力,债权人只能向赵某主张保证责任。
赵某作为连带保证责任人,应当承担清偿全部债务的责任。这是因为,尽管汪某的保证合同由于他人冒用汪某名义签订致该合同不能产生法律效力,有债权人审查不严的原因,更主要的原因是冒用汪某的名义的人和债务人的欺诈行为,过错不在债权人;另外,赵某提供保证时也并非以汪某必须提供保证为前提,因此汪某的保证合同的无效,不影响赵某担保证责任的义务。
当然,由于汪某的保证合同的无效,将使赵某不能对汪某行使追偿权,但能否行使追偿权并不是赵某承担保证责任的前提,不过是承担保证责任之后的一种后果,不能因为此而减轻其保证责任。在本案中,赵某可以在清偿债务之后向冒用汪某名义订立保证合同的当事人和债务人进行追偿。
按份共同保证和连带共同保证的区别。按份共同保证中,保证人按约定份额承担保证责任,只能对清偿的债务份额向主债务人追偿;连带共同保证中,各保证人共同对全部主债务承担担保义务,未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要求任一保证人承担全部责任,且保证人之间承担连带关系。未约定
按份保证和连带保证的概念及其运作方式。按份保证中,保证人按约定份额承担债务;连带保证则是共同保证人未约定或约定不明确时对债权人承担全部责任的保证方式。但保证人内部间依然依份额承担责任,追偿方面可找主债务人或其他保证人。若无明确约定,各保证人应平均分担
民法典法人能否承担连带保证责任的问题。法人可以承担连带保证责任,但机关法人、以公益为目的的非营利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不得为保证人。连带责任保证的债务人在主合同规定的履行期届满未履行债务的,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
欠债不还情况下作为担保人的应对策略。文章指出,作为担保人需要承担保证责任,如果债务人不履行债务,债权人可以要求担保人承担连带责任。文章还介绍了反担保人的概念及其与担保人之间的关系,强调反担保人不可向担保人追债,但担保人可向债务人追偿,也可要求反担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