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审理涉及共同保证纠纷中,法官应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共同保证中存在按份保证责任和连带保证责任两种形式。按份保证责任是指保证人根据保证合同约定的保证份额对债权人承担保证责任,每个保证人仅对自己的份额负责。而连带保证责任是指保证人对整个保证债务承担责任,债权人可以要求任何一个保证人承担全部保证债务。保证合同中是否约定保证份额是区分这两种责任的关键。如果没有明确约定或约定不明确,视为保证人承担连带保证责任。共同保证人不能以其与债务人或其他共同保证人间内部约定的保证份额为依据,要求按照各自份额承担保证责任。
连带保证是指保证人与债务人之间的保证关系,是相对于债务人而言的。保证人与债务人对债权人承担履行或赔偿损失的连带关系。而共同保证人的连带保证责任是指各保证人在共同保证债务上承担连带关系的责任,即每个保证人都有清偿全部保证债务的义务。在外部关系中,还存在一般保证和连带保证的区别。共同保证人对主债务责任的承担方式可以是一般保证或连带保证。在一般保证中,保证人享有先诉抗辩权。
共同保证是一种保证形式。根据担保法的规定,保证人对债务人享有追偿权。但保证人能否实际行使追偿权与单个保证人相同。法官在审理中应重点查明以下三个方面的情况:保证人是否以财产的给付替债务人向债权人承担了履行或赔偿损失的保证责任;保证人的清偿行为是否导致主债务消灭,即保证人的清偿行为与主债务的消灭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是否存在过失。无论保证人的清偿行为使主债务全部还是部分消灭,都可以向债务人相应地行使追偿权。按份共同保证的保证人在承担保证责任后,可以在其履行范围内向债务人行使追偿权。对于连带共同保证,债权人可以选择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因此还涉及共同保证人之间的追偿权,即保证人在向债务人追偿无法得到部分偿还时,可以向其他共同保证人追偿超过其应承担份额的部分。
反担保追偿权的诉讼时效问题以及反担保成立的条件。担保追偿权是在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后才能行使的权利,但在特定情况下,如债务人破产未申报债权,保证人可预先行使追偿权。担保人在行使追偿权时需遵守诉讼时效限制。反担保的成立则需具备几个条件:第三人向债权人提供
连带债务人与共同债务人的区别。连带债务人只在保证合同中承担连带责任,只在担保范围内承担责任;而共同债务人则对所有债务承担责任,包括主合同规定的债务和其他连带义务人的份额。债权人可以要求连带债务人履行债务或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而对于共同债务人,每个
保证合同的形式要求和保证担保的当事人资格。保证人和债权人必须订立书面保证合同,保证人需具备代为清偿债务的能力,可以是法人、其他组织或公民。而某些单位如国家机关、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不得担任保证人。
共同担保人的多种类型,包括按份共同保证和连带共同保证等。不同形态的共同保证具有复杂的结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和保证责任的承担与分担规则各异。文章解析了各种形态的处理规则,对错误或模糊的认识进行纠正和澄清,并提出了立法完善的建议。按份保证的保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