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程序 > 行政诉讼起诉期限指的是什么

行政诉讼起诉期限指的是什么

时间:2023-10-13 浏览:1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2830

行政诉讼起诉期限的含义及法定规定

行政诉讼起诉期限的含义

行政诉讼的起诉期限是指在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法定期限。该期限是法律设定的起诉条件之一,决定了行政起诉是否能够进入司法实体审查的范围。

行政诉讼起诉期限的法定规定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第39条的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应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的3个月内提出。这一规定明确了行政诉讼起诉期限的具体时间限制。

需要注意的是,行政诉讼的起诉期限是不可中断的,即起诉期限一旦开始计算,就不能因任何原因而中断。只有在起诉期限内提起诉讼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才有权对其进行司法审查。

超过起诉期限的后果

对于超过起诉期限提起诉讼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将裁定不予受理。这意味着超过起诉期限的行政诉讼将无法进入司法审查程序。

然而,如果在立案受理时未能查明起诉期限已超过,但在审理过程中发现已超过起诉期限的情况,人民法院应当裁定驳回起诉。

总结

行政诉讼起诉期限的含义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服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法定时间限制。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诉讼起诉期限为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的3个月。超过起诉期限的行政案件将被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受理,而在审理过程中发现超过起诉期限的案件,则应驳回起诉。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行政诉讼的地域管辖标准

    行政诉讼的地域管辖标准,包括一般地域管辖和特殊地域管辖。一般地域管辖以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为基准确定管辖法院。特殊地域管辖则包括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由被告所在地或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辖,以及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

  • 行政起诉状的合义、功能

    行政起诉状的含义和功能。行政起诉状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针对行政机关或其工作人员的具体行为向人民法院递交的行政诉讼文书,目的是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行政起诉状具有引发行政诉讼程序和作为审判结论重要依据的功能。其特点包括起因单一性、起诉权专属性及起诉程

  • 行政诉讼官司多长时间判决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一条之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行政诉讼起诉的时间限制是指行政诉讼的起诉期限,行政诉讼的起诉期限,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执法主体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法定期间。

  • 拆迁补偿不合理起诉时效为多长时间

    对拆迁补偿款有异议的,应该提起行政诉讼解决,而行政诉讼的起诉期限为六个月,从当事人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开始计算的。《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

  • 强拆违法申请追责时效是多久
  • 不服征地补偿方案可否直接提起诉讼
  • 职工受伤住院一年申请工伤是否超过诉讼时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