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程序 > 提起行政诉讼程序是什么

提起行政诉讼程序是什么

时间:2023-12-06 浏览: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2840

法律咨询:行政诉讼的被告应为行政机关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时,有权根据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然而,被告应为行政机关而非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这是因为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行使职权的行为是以行政机关的名义进行的,因此行政机关应承担责任。

行政机关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工作部门,而城市居民委员会和农村村民委员会则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属于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则是指行使行政职权的人员。

相关法律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对行政案件的管辖做出了如下规定:

根据第十四条的规定,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以下第一审行政案件:

1. 确认发明专利权的案件、海关处理的案件;

2. 对国务院各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

3. 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

根据第十五条的规定,高级人民法院管辖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

根据第十六条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管辖全国范围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

根据第十七条的规定,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根据第十八条的规定,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根据第十九条的规定,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根据第二十条的规定,当有两个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时,原告可以选择其中一个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则由最先收到起诉状的人民法院管辖。

根据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当人民法院发现受理的案件不属于自己管辖时,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不得自行移送。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行政诉讼法中的诉讼程序

    行政诉讼法中的诉讼程序。包括一审、二审和执行阶段的内容。一审中,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复议决定不服或复议机关逾期未作决定,可在规定时间内提起诉讼。直接起诉必须在知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诉讼程序包括起诉、受理、审理和裁判。二审是上级法院对下一级

  • 行政诉讼原告所起诉的被告不适格的处理方法

    行政诉讼中原告所起诉的被告不适格的处理方法,包括法院应告知原告变更被告或裁定驳回起诉的规定。同时,阐述了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情况下,公民可以提起行政诉讼。文章还列举了公民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的具体情形,并特别指出了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的特殊情况。

  • 行政不作为判决后仍不作为的处理措施

    行政不作为判决后仍不作为的处理措施,包括采取法律措施对行政机关进行处罚,如罚款、公告等,同时向监察机关或上级行政机关提出司法建议。文章还深入分析了行政不作为的危害,包括行政腐败、政府职能错位以及对行政相对人权益的侵犯。表现方面,主要介绍了依申请和依职

  • 法律咨询:合法的行政行为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法律咨询中关于合法的行政行为应当具备的条件。行政主体在进行行政行为时,应具备合法资格和地位,符合法律法规,且行政行为应符合行政主体的权限范围、内容合法适当,并遵循法律程序。同时,提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关于行政复议和诉讼的相关规定。

  • 第三人申请回避的法律规定
  • 医疗事故索赔的程序与注意事项
  • 如何赔偿因名誉侵权而遭受的损失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