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程序 > 行政不作为起诉状范本

行政不作为起诉状范本

时间:2024-09-22 浏览:1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2973

原告:黄XX诉XX省XX市土地管理局行政处罚决定撤销案

事项

一、撤销XX市土地管理局的(1991)行处字第XX号行政处罚决定;

二、根据事实和法律,正确裁决。

事实和理由

黄XX系一九三七年四月出生的汉族男性,现居住于XX省XX市XX区XX街XX号。他是XX市XX厂的干部。被告为XX省XX市土地管理局,地址为XX市XX区XX街XX号,邮政编码为XXXXXX。

黄XX提起诉讼的理由是,XX市土地管理局的(1991)行处字第XX号行政处罚决定是错误的,因为该决定不尊重客观事实,并错误地援引了法律条款。以下是黄XX的主要理由:

1. 对土地审批手续的认定存在错误

被告认为,黄XX在没有办理土地审批划拨手续的情况下进行施工,违反了土地管理法第十一条的规定,并以此为主要理由作出处罚决定。然而,黄XX认为这种认定是虚假和不客观的。根据附件1,黄XX从1989年9月29日开始逐级向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申请翻建住宅楼,面积为300平方米。1989年10月17日,黄XX获得了批准(见附件2)。1990年3月1日,X市城建规划处签发了建房通知单(见附件3)。根据这些文件,黄XX开始进行翻建工作,并于同年8月竣工。竣工后,黄XX按照建房通知单的要求,由城建规划处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于同月15日获得了第X号(见附件4)。黄XX认为,他按照合法的审批手续进行了施工,城建规划处代表政府行使了权利。因此,黄XX认为被告的认定是错误的。

2. 行政处罚决定自相矛盾且适用法律条款不当

行政处罚决定本身存在自相矛盾之处,并且不当地适用了法律条款。决定的第一自然段清楚地说明了黄XX经过X市城建规划处的批准,翻建了300平方米的住宅,并获得了第X号。然而,在第二自然段中,决定又认为黄XX没有办理土地审批划拨手续,多占用了112.6平方米的土地。既然决定承认了城建规划处的X号批文,那么黄XX按照该批文进行的建房就是合法的,应受到法律保护。如果否定了规划处的批文,那么,否定的依据是什么呢?如果批文无效,根据土地管理法第48条的规定,规划处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而不应对黄XX进行处罚。此外,决定援引的土地管理法第43条也不恰当,该条款适用于单位和集体所有制单位,对个人建房并未作出具体规定。此外,土地管理法第53条明确规定,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时,可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30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然而,土地管理局擅自将诉讼时效改为15日。因此,黄XX认为该决定并未依法成立。

综上所述

黄XX认为,被告认定的事实与实际不符,裁决结果与法律相悖。因此,请求法院详查,并依法撤销该决定,尽快作出公正裁判。

此致
XX省XX市人民法院
起诉人:黄XX
x年×月×日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行政诉讼的地域管辖标准

    行政诉讼的地域管辖标准,包括一般地域管辖和特殊地域管辖。一般地域管辖以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为基准确定管辖法院。特殊地域管辖则包括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由被告所在地或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辖,以及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

  • 法律咨询:行政诉讼共同地域管辖有哪些情况?

    行政诉讼中的共同地域管辖情况。包括经过复议的案件、对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行政诉讼案件以及不动产涉及到两个以上人民法院管辖的情况。同时,文章还涉及各级法院的管辖范围和行政案件的管辖原则。在多个法院有管辖权时,原告有权选择其中一个法院提起诉讼

  • 行政起诉状的合义、功能

    行政起诉状的含义和功能。行政起诉状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针对行政机关或其工作人员的具体行为向人民法院递交的行政诉讼文书,目的是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行政起诉状具有引发行政诉讼程序和作为审判结论重要依据的功能。其特点包括起因单一性、起诉权专属性及起诉程

  •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包括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行政许可决定、自然资源所有权或使用权决定、征收征用及其补偿决定、行政机关未履行法定职责、侵犯经营自主权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滥用行政权力排除或限制竞争以及违法集资摊派费用或违法要求履行其他

  • 听证程序及相关规定
  • 我国《行政诉讼法》对各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的权限规定如下:
  • 行政不作为起诉状范本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