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程序 > 行政不作为起诉状范本

行政不作为起诉状范本

时间:2024-09-22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2973

原告:黄XX诉XX省XX市土地管理局行政处罚决定撤销案

事项

一、撤销XX市土地管理局的(1991)行处字第XX号行政处罚决定;

二、根据事实和法律,正确裁决。

事实和理由

黄XX系一九三七年四月出生的汉族男性,现居住于XX省XX市XX区XX街XX号。他是XX市XX厂的干部。被告为XX省XX市土地管理局,地址为XX市XX区XX街XX号,邮政编码为XXXXXX。

黄XX提起诉讼的理由是,XX市土地管理局的(1991)行处字第XX号行政处罚决定是错误的,因为该决定不尊重客观事实,并错误地援引了法律条款。以下是黄XX的主要理由:

1. 对土地审批手续的认定存在错误

被告认为,黄XX在没有办理土地审批划拨手续的情况下进行施工,违反了土地管理法第十一条的规定,并以此为主要理由作出处罚决定。然而,黄XX认为这种认定是虚假和不客观的。根据附件1,黄XX从1989年9月29日开始逐级向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申请翻建住宅楼,面积为300平方米。1989年10月17日,黄XX获得了批准(见附件2)。1990年3月1日,X市城建规划处签发了建房通知单(见附件3)。根据这些文件,黄XX开始进行翻建工作,并于同年8月竣工。竣工后,黄XX按照建房通知单的要求,由城建规划处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于同月15日获得了第X号(见附件4)。黄XX认为,他按照合法的审批手续进行了施工,城建规划处代表政府行使了权利。因此,黄XX认为被告的认定是错误的。

2. 行政处罚决定自相矛盾且适用法律条款不当

行政处罚决定本身存在自相矛盾之处,并且不当地适用了法律条款。决定的第一自然段清楚地说明了黄XX经过X市城建规划处的批准,翻建了300平方米的住宅,并获得了第X号。然而,在第二自然段中,决定又认为黄XX没有办理土地审批划拨手续,多占用了112.6平方米的土地。既然决定承认了城建规划处的X号批文,那么黄XX按照该批文进行的建房就是合法的,应受到法律保护。如果否定了规划处的批文,那么,否定的依据是什么呢?如果批文无效,根据土地管理法第48条的规定,规划处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而不应对黄XX进行处罚。此外,决定援引的土地管理法第43条也不恰当,该条款适用于单位和集体所有制单位,对个人建房并未作出具体规定。此外,土地管理法第53条明确规定,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时,可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30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然而,土地管理局擅自将诉讼时效改为15日。因此,黄XX认为该决定并未依法成立。

综上所述

黄XX认为,被告认定的事实与实际不符,裁决结果与法律相悖。因此,请求法院详查,并依法撤销该决定,尽快作出公正裁判。

此致
XX省XX市人民法院
起诉人:黄XX
x年×月×日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行政诉讼法中的诉讼程序

    行政诉讼法中的诉讼程序。包括一审、二审和执行阶段的内容。一审中,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复议决定不服或复议机关逾期未作决定,可在规定时间内提起诉讼。直接起诉必须在知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诉讼程序包括起诉、受理、审理和裁判。二审是上级法院对下一级

  • 行政诉讼原告所起诉的被告不适格的处理方法

    行政诉讼中原告所起诉的被告不适格的处理方法,包括法院应告知原告变更被告或裁定驳回起诉的规定。同时,阐述了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情况下,公民可以提起行政诉讼。文章还列举了公民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的具体情形,并特别指出了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的特殊情况。

  • 行政不作为判决后仍不作为的处理措施

    行政不作为判决后仍不作为的处理措施,包括采取法律措施对行政机关进行处罚,如罚款、公告等,同时向监察机关或上级行政机关提出司法建议。文章还深入分析了行政不作为的危害,包括行政腐败、政府职能错位以及对行政相对人权益的侵犯。表现方面,主要介绍了依申请和依职

  • 法律咨询:合法的行政行为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法律咨询中关于合法的行政行为应当具备的条件。行政主体在进行行政行为时,应具备合法资格和地位,符合法律法规,且行政行为应符合行政主体的权限范围、内容合法适当,并遵循法律程序。同时,提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关于行政复议和诉讼的相关规定。

  • 行政复议的申请条件和程序
  •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未按规定编制审批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 行政不作为起诉状范本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