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黄XX,男,一九三七年四月出生,汉族,籍贯辽宁抚顺,现居住于XX省XX市XX区XX街XX号,系辽宁省XX市XX厂干部。
被告为XX省XX市土地管理局,地址位于XX市XX区XX街XX号,电话总机:XXXXXX,邮政编码:XXXXXX。
一、撤销XX市土地管理局的(1991)行处字第XX号行政处罚决定;二、根据事实和法律,正确裁决。
XX市土地管理局所作出的(1991)行处字第XX号行政处罚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一项错误决定。此《决定》不符合客观事实,并错误引用了法律条款,因此应予以撤销。理由如下:
一、《决定》认定原告在未办理土地审批划拨手续的情况下进行施工,违反了土地管理法第十一条的规定,并以此作为处罚决定的主要理由。然而,原告认为这种认定是虚假和不客观的。原告自一九八九年九月二十九日起逐级向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申请翻建住宅楼(见附件1),面积为300平方米。1989年10月17日,X街道办事处已签发批文(见附件2)。1990年3月1日,X市城建规划处签发建房通知单(见附件3)。基于上述事实,原告开始进行翻建工程,并于同年8月竣工。竣工后,城规划处进行了按建房通知单的验收,并于同月15日颁发了第X号建筑许可证(见附件4)。
原告认为,上述审批手续是合法的。城建规划处代表政府行使权力,其审批是有效且合法的。经调查,原告建房期间及建房之前的审批工作都由城建规划处负责。这是政府授予的权力,其他单位和部门无权干预。原告持有城建规划处的合法批文,并按照建房通知单规定的范围进行施工,怎么会被认为“没有土地审批划拨手续”呢?违法又从何谈起呢?是城建规划处的批文违法,还是原告未按照批文施工而违法?
二、《决定》本身存在自相矛盾,适用法律条款不当。《决定》的第一自然段清楚地说明了原告经X市城建规划处批准,翻建了300平方米住宅,并获得了第X号建筑许可证。然而,在第二自然段中,又认定原告“没有办理土地审批划拨手续,多占地112.6平方米”。既然《决定》承认了城建规划处的X号批文,原告按照该批文进行建房就是合法的,并应受到法律保护。如果否定规划处的批文,那么否定的依据是什么?如果批文无效,根据土地管理法第48条的规定,应由规划处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而不应对原告进行处罚。此外,《决定》引用土地管理法第43条的规定也是不恰当的,该条款是针对全民所有制单位和集体所有制单位的,对个人建房并未作出具体规定。其次,土地管理法第53条明确规定:“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30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然而,土地管理局擅自将诉讼时效改为15日。因此,原告认为,《决定》并非依法成立。
综上所述,原告认为,《决定》所认定的事实与实际不符,其裁决结果与法律相矛盾。因此,请法院仔细调查,并依法撤销《决定》,尽快做出公正裁判。
此致
X省X市人民法院
起诉人:黄X
一九九二年×月×日
附:1、建房申请书1份;
2、X街道办事处的批文;
3、X市城建处签发的建房通知单;
4、第X号建筑许可证;
5、X市土地管理局处罚决定书1份;
6、本起诉状副本1份。
行政诉讼的地域管辖标准,包括一般地域管辖和特殊地域管辖。一般地域管辖以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为基准确定管辖法院。特殊地域管辖则包括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由被告所在地或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辖,以及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
被拆迁人维护合法权益的法律途径。包括提交信息公开申请、掌握强拆证据并向公安报警、提起拆迁诉讼等。针对某市A公司遭遇的强拆事件,通过法院诉讼,最终确认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的违法认定和强拆行为的违法性,并判决赔偿损失。法律依据主要是《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
行政起诉状的含义和功能。行政起诉状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针对行政机关或其工作人员的具体行为向人民法院递交的行政诉讼文书,目的是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行政起诉状具有引发行政诉讼程序和作为审判结论重要依据的功能。其特点包括起因单一性、起诉权专属性及起诉程
农田非法取土的法律处理方式。对于非法占用土地的行为,根据《土地管理法》相关规定,将责令退还土地并处理已建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对非法占用土地主体进行罚款或行政处分。若构成犯罪,将追究刑事责任,包括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同时,毁坏基本农田的违法行为也将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