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性诉讼是指一种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的诉讼方式。广义的示范性诉讼是指某一诉讼在事实上或法律上与其他诉讼具有相似性,法院对该诉讼所作的判决对其他诉讼的当事人具有约束力,这种判决被称为示范判决。狭义的示范性诉讼是指双方当事人之间达成契约,约定选择某一具有相同的事实问题或法律问题的诉讼为示范性诉讼,在示范性诉讼判决确定前其他未起诉的当事人暂时不提起诉讼或已经提起诉讼的中止诉讼,接受示范性诉讼判决的约束,这种协议被称为示范性诉讼契约。
根据决定采用示范性诉讼主体的不同,示范性诉讼可以分为契约型示范性诉讼、职权型示范性诉讼和混合型示范性诉讼。研究表明,美国、英国和德国实务中均有示范性诉讼契约存在。根据既判力理论,除具有对世效力的判决外,既判力的主观范围是本案当事人,也就是说,则其他案件的当事人当然不受本案判决的约束。但是,如果所有案件的当事人达成诉讼契约,约定法院对某一个或几个案件进行审理,其他案件的当事人接受示范判决的约束。
契约型示范性诉讼是指双方当事人之间达成示范性诉讼契约,约定选择某一具有相同的事实问题或法律问题的诉讼为示范性诉讼。在示范性诉讼判决确定前,其他未起诉的当事人暂时不提起诉讼或已经提起诉讼的中止诉讼,接受示范性诉讼判决的约束。美国、英国和德国等国家的实践中存在契约型示范性诉讼契约。
职权型示范性诉讼是指法院依职权决定从具有相同事实问题或法律问题的案件中选择一件或数件作为示范性诉讼,并中止其他案件的审理,示范诉讼判决对其他案件的审理产生拘束力。英国1999年《民事诉讼规则》和德国于2005年通过的《投资人示范性诉讼法》是职权型示范性诉讼的典型代表。
混合型示范性诉讼是指当事人达成示范性诉讼契约同时向法院申请,只有经法院裁定允许才能使用示范性诉讼。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规则》规定的示范性诉讼程序是混合型示范性诉讼的典型代表。
我国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证据交换的时间安排。证据交换时间通常在答辩期届满后、开庭审理前,可由当事人协商、人民法院指定或延期举证。在行政诉讼中,被告需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提供证据。证据交换时间的灵活性允许人民法院根据案情和证据数量组织当事人在
工商部门新的消费者投诉受理办法。自3月15日起,工商部门对七种投诉不予受理或终止受理,包括不属于职责范围、超过保质期、已调解、已处理、超过一年权益受侵害及不符合法律法规的投诉。消费者投诉需明确被投诉人信息、投诉请求及事实和理由、联系方式和投诉日期。工
行政法基本原则的两种来源,包括国家立法性和政策性文件的规定以及行政法学理论的阐述。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关于行政法诉讼的相关规定,包括复议和起诉的程序、条件和法律规定等。这些来源和相关法律知识的阐述对于公民了解和参与行政诉讼
公安机关处理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员的相关规定。公安机关在接到报案后应立即登记受理并展开查找工作。同时,详细描述了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员的定义,并强调了依法惩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重要性。对于符合特定情况的人口失踪事件,个人可以报警,公安机关将以刑事案件立案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