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法主要从哪些方面保障各群体的权益
时间:2023-10-07 浏览:2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法律咨询:行政诉讼法如何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明确规定了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中级人民法院受理以下第一审行政案件:(一)确认发明专利权的案件、海关处理的案件;(二)对国务院各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三)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高级人民法院受理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受理全国范围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
规定了行政机关的行政侵权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通过专章对行政机关的行政侵权赔偿责任进行了规定。法律明确了申请赔偿的程序、赔偿责任以及赔偿费用的来源等细节。
明确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诉讼中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规定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行政诉讼中的权利。这些权利包括但不限于提起诉讼、申请行政赔偿、参与诉讼程序、出庭辩论、提供证据等。
相关法律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有关内容的规定
管辖权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多个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案件
如果两个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案件,原告可以选择其中一个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最先收到起诉状的人民法院管辖。
管辖权的争议
如果人民法院对管辖权发生争议,争议双方应当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应当向它们的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报告,并由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如果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辖权,应由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证据交换的时间安排
我国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证据交换的时间安排。证据交换时间通常在答辩期届满后、开庭审理前,可由当事人协商、人民法院指定或延期举证。在行政诉讼中,被告需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提供证据。证据交换时间的灵活性允许人民法院根据案情和证据数量组织当事人在
-
行政诉讼证据的定义与特点
行政诉讼证据的定义、特点以及其在行政诉讼法中的效力和法庭对证据的认定与更正。行政诉讼证据需具备客观性、相关性和合法性,行政诉讼的特点包括事实判断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等。在行政诉讼法中,证据原件的效力有明确的等级规定,法庭在认定证据时需遵循一定的程
-
行政法基本原则的两种来源
行政法基本原则的两种来源,包括国家立法性和政策性文件的规定以及行政法学理论的阐述。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关于行政法诉讼的相关规定,包括复议和起诉的程序、条件和法律规定等。这些来源和相关法律知识的阐述对于公民了解和参与行政诉讼
-
公安机关查找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员信息工作规定
公安机关处理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员的相关规定。公安机关在接到报案后应立即登记受理并展开查找工作。同时,详细描述了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员的定义,并强调了依法惩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重要性。对于符合特定情况的人口失踪事件,个人可以报警,公安机关将以刑事案件立案并展
-
宪法修改的提案主体及历史发展
-
案情
-
行政诉讼法主要从哪些方面保障各群体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