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个体的视角出发,公共收入可以分为三类:无偿性收入、契约性收入和强制性收入。无偿性收入在历史上曾占据重要地位,但现在已经趋于减弱。相比之下,契约性收入和强制性收入在现代社会非常普遍。契约性收入要求政府像私人世界那样运作,政府的收入类似于契约当事人间的协定。从理论上看,无偿性收入和契约性收入都是自愿性收入。
收费是征税权的一种体现,被征收的收入具有一个共同点,即这类收入被政府强制性地征收。
行政收费具有特定性,即政府在提供服务的同时,向特定受益个体收取一定的费用。收费对象的“特定性”与征税对象的“一般性”形成了鲜明对比。
行政收费项目具有特定性,收费项目一般是依法特别设定的,即并非所有的行政管理服务都可以列入收费范围。
行政收费的补偿性要求政府对个体的征收既不能为零,也不能大于服务的成本。
行政收费的非赢利性主要体现在征收主体的性质上,行政收费的征收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与依法行使行政管理职权的单位,与私人部门不同,政府收费没有赢利性。
行政收费具有潜在的累退性,即政府对直接受益人征收,而不考虑缴费人的能力与收入差别。
虚假出资的认定及法律责任。首先定义了虚假出资,并描述了其行为特征;然后阐述了单位虚假出资的主要表现;接着说明了虚假出资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最后提到了虚假出资的立案追诉标准。
我国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证据交换的时间安排。证据交换时间通常在答辩期届满后、开庭审理前,可由当事人协商、人民法院指定或延期举证。在行政诉讼中,被告需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提供证据。证据交换时间的灵活性允许人民法院根据案情和证据数量组织当事人在
行政复议申请人的身份和特征,包括其名义、与具体行政行为的利害关系、身份以及申请要求。文章还介绍了行政复议申请人的范围,包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同时,文章还阐述了行政复议被申请人的身份和认定方式。
政府信息公开的特征。政府信息公开具有行政性质,反映了政府公共行政权力的运行过程和结果。信息公开基于公民权利,公民可自由获取政府信息。政府信息公开具有例外性,部分信息不可公开,涉及国家安全的除外。此外,政府信息公开需要依托特定载体,不同载体的成本需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