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法律法规 > 行政申诉状的含义及作用是什么

行政申诉状的含义及作用是什么

时间:2023-11-13 浏览:4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3202

行政诉讼法第62条规定的申诉程序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第62条的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确有错误时,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或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诉。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提出申诉,判决、裁定仍然会继续执行。

申诉的要求

行政诉讼当事人在提出申诉时,需要向原审人民法院或上一级人民法院提交行政申诉状,并附上原审的判决书或裁定书。

再审程序的提起条件

然而,当事人提出的申诉并不一定会导致再审程序的开始。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第63条和第64条的规定,再审程序可以在以下3种情况下提起:

1. 院长认为需要再审

人民法院院长认为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违反法律、法规规定需要再审,并经过本院审判委员会审查决定。

2. 上级法院发现违法判决

上级人民法院发现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提审或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3. 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

人民检察院发现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并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

因此,当事人的申诉只是使人民法院发现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错误,从而开始再审程序的一种途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法律咨询:行政强制执行的机关是谁

    行政强制执行的机关以及相关的法律程序和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强制执行的机关可以是行政机关或人民法院。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的相关程序和规定,包括判决、裁定、上诉、申诉等方面的内容。整个文章的法律程序严格

  • 证据交换的时间安排

    我国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证据交换的时间安排。证据交换时间通常在答辩期届满后、开庭审理前,可由当事人协商、人民法院指定或延期举证。在行政诉讼中,被告需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提供证据。证据交换时间的灵活性允许人民法院根据案情和证据数量组织当事人在

  • 特种设备事故的认定

    特种设备事故的认定过程。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和职责,成员需具备专业知识和无利害关系,负责调查事故原因和责任,提出处理建议和整改措施。同时,介绍了特种设备的分类,包括承压类和机电类,并阐述了安全事故的等级划分。

  • 行政法基本原则的两种来源

    行政法基本原则的两种来源,包括国家立法性和政策性文件的规定以及行政法学理论的阐述。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关于行政法诉讼的相关规定,包括复议和起诉的程序、条件和法律规定等。这些来源和相关法律知识的阐述对于公民了解和参与行政诉讼

  • 宪法修改的提案主体及历史发展
  • 代理民事诉讼案件的收费标准
  • 房屋拆迁行政纠纷怎么化解纠纷,法律上如何认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