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法律法规 > 如何拓展行政诉讼法律的适用范围

如何拓展行政诉讼法律的适用范围

时间:2020-05-25 浏览: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3215
由于我国现行的行政审判制度与行政管理存在上述矛盾,若司法与行政各行其是,不能互促共进,势必因司法支裂行政整体性,抑制政府行政权的行使和职能的发挥;或因行政影响法制的统一和权威。在加快推进以依法行政为核心的政府法治化进程的同时,行政审判应正视现实,从实际出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正确处理司法审查权与行政权的关系,既要强化监督职能,也要将服务、推进经济建设中心和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为共同的目标。

1.拓展行政诉讼法律适用。在行政诉讼法现有的“依据”法律、法规,“参照”规章之后,增加“察考”一般规范性文件的规定,给予其应有的法律地位。在当前行政法制并不健全的背景条件下,对行政诉讼法律适用的冲突规范作完善,视地方各级行政机关经行政准立法行为或正常决策程序制定的不违反法律禁止性规范的切实可行的一般规范性文件为对法律的合理补充与延伸和我国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构的必要组成部分,适用于行政审判合法性审查。行政案件审理中,只要具体行政行为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符合立法精神和行政目的就应认定其具有合法性或特定效力,予以支持。

2.拓展行政判决方式。司法审判是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最后保障,不应因诉讼程序而给平争息诉和正确、及时、有效维权设置障碍。行政诉讼法的立法宗旨在于保护合法权益,促进依法行政,加之行政诉讼本身就具有对行政法规范第二次适用的特性,行政判决理应注重功效,推进程序审查与实体裁断的紧密结合。为体现司法审判“公正与效率”的主题,避免因行政判决形式性带来的各种问题,应对行政诉讼法现有判决方式作修正和完善。一是增加实体确权判决方式,在查明事实、核准证据之后,直接适用行政法确认法律关系;二是将撤销判决的并列强制“理由”修改为单项待定“原因”,侧重于对结果的考察,即“因主要证据不足,适用法律、法规错误,违反法定程序,超越职权造成事实认定不清,导致不能依法公正裁决的,滥用职权的,判决撤销”。若法院在诉讼中能查明事实,应适用确权判决方式。若校正应适用的行政法律、法规,应依该法作出判决。虽违反法定程序或超越职权但结果仍然公正的,应作出效力确认判决。对于在诉讼中发现的问题,依法向有关机关提出司法建议。行政判决若有错误,仍可通过第二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寻求司法救济,对公共权力的监督与制衡机制并未灭失。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根据新《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的行政诉讼范围

    新《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的行政诉讼范围,包括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行政许可等十二种情况不服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具体内容。该法规定了详细的诉讼范围,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

  • 行政裁定适用的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行政裁定的适用范围。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关于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以及行政法规、规章和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的诉讼。同时,人民法院会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的诉讼,如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侵

  • 证据交换的时间安排

    我国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证据交换的时间安排。证据交换时间通常在答辩期届满后、开庭审理前,可由当事人协商、人民法院指定或延期举证。在行政诉讼中,被告需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提供证据。证据交换时间的灵活性允许人民法院根据案情和证据数量组织当事人在

  • 法律咨询:合法的行政行为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法律咨询中关于合法的行政行为应当具备的条件。行政主体在进行行政行为时,应具备合法资格和地位,符合法律法规,且行政行为应符合行政主体的权限范围、内容合法适当,并遵循法律程序。同时,提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关于行政复议和诉讼的相关规定。

  • 法律咨询:规章在行政诉讼中只居于参照地位吗
  • 行政法基本原则的两种来源
  • 宪法修改的提案主体及历史发展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