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法律法规 > 职能刑事诉讼有哪些规定

职能刑事诉讼有哪些规定

时间:2024-05-16 浏览:1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3222
刑事诉讼职能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刑事诉讼主体在刑事程序中所承担的特定职责或可以发挥的特定作用。在现代刑事诉讼中,由于控诉与审判的分离、被告人获得为自己辩护的权利,形成控、辩、审三种基本诉讼职能共存的局面。

控诉职能的法律意义

控诉职能是指在刑事司法程序中,向人民法院揭露、证实犯罪事实,并要求法院对被告人作出刑罚决定的职能。控诉职能的存在是为了满足国家惩罚犯罪的客观需要。行使控诉职能的主体包括公诉人、自诉人和被害人等。

1. 公诉人

公诉人是指由国家机关授权代表国家行使控诉职能的法律专业人员。他们负责在刑事审判中,以公益为目标,揭露和证实被告人的犯罪事实,并要求法院依法判处相应的刑罚。

2. 自诉人

自诉人是指直接受到犯罪侵害的个人或组织,根据法律规定,可以自行向法院提起诉讼并行使控诉职能。自诉人在刑事审判中,有权揭露和证实被告人的犯罪事实,并要求法院依法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

3. 被害人

被害人是指直接受到犯罪侵害的个人或组织。被害人在刑事审判中,可以作为控诉职能的行使主体之一,向法院提供证据,揭露和证实被告人的犯罪事实,并要求法院对被告人作出刑罚决定。

辩护职能的法律意义

辩护职能是指在刑事司法程序中,针对犯罪嫌疑或指控进行反驳,以证明犯罪嫌疑或指控不存在或不成立,要求法院宣布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无罪、罪轻或减轻、免除刑罚处罚的职能。辩护职能的产生与人权、民主思想的传播、程序公正化观念的发展以及宪政制度的建立密切相关。行使辩护职能的主体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辩护人等。

1. 犯罪嫌疑人

犯罪嫌疑人是指被警方或其他执法机关怀疑涉嫌犯罪的个人。犯罪嫌疑人在刑事审判中,有权行使辩护职能,提出辩护意见,反驳指控,并要求法院宣布自己无罪。

2. 被告人

被告人是指在刑事审判中被控告犯有罪行的个人。被告人在刑事审判中,有权行使辩护职能,提出辩护意见,反驳指控,并要求法院宣布自己无罪或减轻、免除刑罚。

3. 辩护人

辩护人是指受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委托,代表其行使辩护职能的法律专业人员。辩护人在刑事审判中,负责为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提供法律援助,提出辩护意见,反驳指控,并争取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获得无罪或减轻、免除刑罚的判决。

审判职能的法律意义

审判职能是指通过审判确定被告人是否犯有被指控的罪行,以及决定是否对其处以刑罚以及何种刑罚的职能。审判职能的存在是基于公正处理刑事案件的需要以及权利运行的科学要求。行使审判职能的唯一主体是人民法院。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开庭后判决书未下,是否可办理取保候审

    开庭后判决书未下是否可办理取保候审的问题。根据刑事诉讼法和公安机关的相关规定,对于符合一定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如可能判处较轻刑罚、不会对社会造成危险、患有严重疾病等,可以进行取保候审。同时,也明确了不得取保候审的情形。申请取保候审的程序和申请主体也有明

  • 行政机关处理自由裁量案件的调解程序及原则

    中国行政机关在处理涉及行政赔偿、补偿及自由裁量案件的调解程序及相关原则。在依据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基础上,调解应遵循自愿、合法原则,不损害国家和公共利益。法官的自由裁量权特点也对于理解这一过程有重要作用,其特点是法官在审判过程中的决策权,旨在处理案件并尊

  • 侦查权和调查权的区别

    监察机关的调查权与侦查权的区别。监察机关的调查权基于监察法,注重惩戒与教育结合,适用于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而侦查权基于刑事诉讼法,强调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监察机关的调查措施不能简单等同于执法和司法机关的强制措施。调查权的行使主体是监察委员会,

  • 作伪证造成冤枉的处理方式

    作伪证造成他人冤枉的处理方式和相关法律问题。根据刑法规定,作伪证的证人要承担刑事责任,可能构成伪证罪。伪证罪特定主体为刑事诉讼中的证人、鉴定人、记录人和翻译人。认定伪证罪需注意与窝藏、包庇罪的区别,其刑事责任为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严重者可判三年以上七

  • 合作开发合同纠纷刑事上诉状解释怎么
  • 刑罚罚金的减免政策有哪些内容
  • 刑罚罚金由谁执行的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