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机关可以根据职权使具体行政行为丧失法律效力,这就是废止。具体行政行为废止的理由和条件是由于客观条件的变化,使得具体行政行为不再具有继续保持其效力的必要。废止与无效和可撤销制度有所区别,其主要方面是废止没有违法或明显不适当的因素。具体行政行为废止的条件通常包括以下几点:
(1) 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已经被有权机关依法修改、废止或撤销。如果继续维持具体行政行为的效力,将与现行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相抵触,因此必须废止原具体行政行为。
(2) 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客观事实已经发生重大变化或不复存在,导致具体行政行为的继续存在已经没有事实根据,因此需要废止原具体行政行为。
(3) 具体行政行为所期望的法律效果已经实现,不再需要继续存在。
具体行政行为废止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法律变更:如果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法律规范在行为做出后被修改、废止或撤销,那么该行为失去了继续合法存在的基础,因此必须被废止。
(2) 情事变更:如果具体行政行为做出时所依据的客观事实不复存在,或者虽然存在但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那么该行为失去了继续存在的事实根据,因此也必须被废止。
(3) 目的实现:如果具体行政行为所期望的目的已经达到,那么就没有必要继续存在。
(4) 公共利益:如果某些具体行政行为在做出后,如果实施会损害公共利益,有权机关也可以将其废止,这在行政许可中较为常见。
被废止的具体行政行为自废止之日起丧失效力。原则上,废止前给予当事人的利益和好处不再收回,并且当事人也不能要求补偿已履行的义务。然而,如果废止导致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严重损失或带来严重的社会不公正,行政机关应当给予受到损失的当事人必要的补偿。
行政处罚中的听证适用范围及听证程序的相关规定。在特定行政处罚决定前,当事人享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听证程序包括核实参会人员、宣布纪律和权利义务、确认主持人身份、宣布听证事项和案由、当事人陈述和申辩、质证和辩论、其他参与人陈述、最后陈述等步骤。听证会的
行政诉讼的定义、作用及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内容。行政诉讼是当个人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时,向法院提起的诉讼。行政诉讼法是规范行政诉讼活动和诉讼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此外,还介绍了合议庭的定义、作用及其在行政案件中的重要性。合议庭是法院审判案
拆迁补偿问题引发的纠纷属于行政纠纷,应通过行政诉讼解决。文章明确了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及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法律特征,包括法律行为、法律平等性、合法必须性、法律效力及双务有偿性等。在履行协议过程中发生纠纷时,协议条款将成为解决纠纷的主要依据。
行政法律规范的多种解释方法。包括文义解释、目的解释、体系解释以及其他如历史解释和合宪性解释。其中文义解释依据法律用语的文字意义进行,可能涉及例示性规定的分歧。目的解释解决价值冲突,可能会法条的文义限缩或扩张。体系解释根据法律条文在体系中的地位及相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