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鉴定 >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 > 医疗仲裁机制的特点有哪些

医疗仲裁机制的特点有哪些

时间:2024-04-27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3885

医疗仲裁机制的特点

一、具有公正性、权威性

医疗仲裁机构具有独立于行政机关的民间性质,仲裁员为兼职人员,不受仲裁机构的隶属关系,从而避免了行政干预。仲裁机构不存在级别和地域管辖,当事人可以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值得信赖的仲裁机构,从而避免了“人情”等不公正因素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仲裁员从公道正派的专业人员中选拔,具备严格的条件和高素质,作风正派,值得当事人的信赖。

二、具有保密性

医疗纠纷案件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媒体经常报道和曝光此类案件,其中部分报道误导了公众,加剧了社会矛盾,甚至对法官的公正裁判产生了一定影响。相比之下,医疗纠纷仲裁一般采取不公开审理的原则,整个仲裁过程和裁决都不对外公开,仲裁机构成员、仲裁员和当事人都承担保密义务。这种保密性使得整个仲裁过程很少受到外界干扰,给予当事人,特别是医疗机构一定的面子,减轻了其对声誉受损的担忧,同时也保护了患者的隐私权,使医患双方可以在和谐的氛围中解决争议。这对于维护社会稳定、缓解社会矛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具有快捷性、经济性

医疗仲裁制度可以规定审理期限,实行一裁终局制,即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即具有法律效力,医患双方不能就同一纠纷再次申请仲裁,也不能就同一纠纷向法院提起诉讼。这充分体现了仲裁方式的快捷性优势,克服了以往处理医疗纠纷存在的拖延和无理缠讼的问题。由于一裁终局制的存在,无需多次审理收费,因此仲裁费用通常较诉讼费用低廉。

四、具有专业性

医疗纠纷往往涉及复杂的医学知识和法律问题。由于法官受医学专业知识的限制,很难深入了解和判断案件细节,可能影响到公正裁判。而医疗仲裁机构则有专业的仲裁员,这些仲裁员通常是医学、法学和医疗管理领域的专家,能够确保仲裁过程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以上是医疗仲裁机制的特点。医疗仲裁机制的不断完善有利于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维护社会的安定。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我们网站也提供专业律师服务,欢迎前来咨询。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世界各国对仲裁员资格的规定

    世界各国对仲裁员资格的不同规定,包括严格规定和宽松规定以及无明确规定的国家。同时,针对中国特有的内部仲裁员制度,文章分析了其对仲裁程序、公正性和独立性以及仲裁监督机制的影响,并提出了取消该制度的建议。

  •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费用问题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费用问题。当事人委托鉴定时需支付费用,如确认为医疗事故则由医疗机构支付,否则由当事人支付。鉴定费用根据参与鉴定的医学专家人数和鉴定级别而定。重新鉴定时不得再次收费。具体收费标准为市级鉴定费用2200元或低于此金额,省级鉴定费用则高于

  • 是否能够拿到工资

    试用期工资结算的相关法律规定。试用期无论时间长短,员工都有权利获得工资,企业不结清工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试用期辞职需提前3天通知单位。工资结算日有明确规定,劳动关系解除时应一次付清工资。文章还介绍了日工资计算方法和制度工作日、制度计薪日的概念。

  • 医疗事故赔偿案件的法律程序

    医疗事故赔偿案件的法律程序。首先进行医疗鉴定获得证据,划分责任;接着确认事故等级,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处理意见;最后强调了申请时效的重要性,当事人应及时提出处理申请,否则法律不予保护。

  • 医疗纠纷解决程序
  • 构成医疗事故的四个条件
  • 医疗事故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