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担保法 > 抵押 > 房产抵押担保 > 房屋抵押权之间的冲突要怎么解决

房屋抵押权之间的冲突要怎么解决

时间:2024-12-10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438
【房产证纯抵押】房屋抵押权之间的冲突及解决

房屋抵押权冲突的实践表现

再抵押

再抵押,又称为余额抵押,是指在房屋的一部分价值上设定抵押权后,在其余价值上再设定其他抵押权。各个抵押关系不重叠,所担保的债务金额总计起来不超过该房屋的总价值。

重复抵押

重复抵押是指抵押人在设定抵押权后,又向其他抵押权人设定担保的行为。这导致同一房屋上有多个抵押权人,形成多个抵押关系,其担保债权的价值总额超过该房屋的价值。

再抵押的法律效力

我国《担保法》明确了再抵押的法律效力。根据《担保法》第35条第2款的规定:“财产抵押后,该财产的价值大于所担保债权的余额部分,可以再次抵押,但不得超出其余额部分。”再抵押制度为充分发挥物的价值,为民事主体的融资提供了便利。

重复抵押的效力

国外主要立法例未明确规定重复抵押的效力,但从理论上来看,多数承认重复抵押的效力。主要理由如下:

1. 符合意思自治原则

重复抵押的制度安排符合意思自治原则。当事人在彼此知道重复抵押的情况下,愿意接受重复抵押的安排并签订合同,表明其愿意承担重复抵押的风险。

2. 便利民事主体融资

重复抵押制度为民事主体的融资提供了便利。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融资方便对民事主体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法律的制度安排应该为民事主体提供最经济、最便利的融资工具,而不应成为其融资的束缚。

3. 实务层面的考量

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尽管当事人提供了抵押,但抵押权在债权实现中的作用相对较小,主要起心理上的保障作用。在我国,对于重复抵押,《担保法》持否定态度,《物权法》未作规定。然而,抵押物的价值会因市场行情的变化而变动,并非恒定。因此,在实践中,原本属于余额抵押的情况,有可能因抵押物估价不当或市场行情变化而转为重复抵押的情形。因此,对于普通债权,应肯定重复抵押的效力。

银行债权与重复抵押

然而,对于银行债权,不应轻易肯定重复抵押的担保效力。因为银行债权涉及国家的资产。如果允许重复抵押,就可能出现银行内部人员与外部人员勾结、不断重复抵押、套取银行贷款的情况。这将导致银行不良资产的扩大和国有资产的流失,影响国家经济秩序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对于《担保法》规定的思考

根据《担保法》第35条第1款的规定:“抵押人所担保的债权不得超出其抵押物的价值。”对于这一规定,理论上存在肯定和否定两种观点。笔者认为,基于对抵押权人的权利充分保护的立法本意,对于普通债权,应明确肯定重复抵押的担保效力。因为禁止重复抵押是对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干涉,也违背了抵押担保设立的目的,不利于抵押人在该财产上权利的行使和该财产经济效用的发挥。同时,抵押物的价值会因市场行情的变化而变动,并非恒定的。因此,对于普通债权,应肯定重复抵押的效力。然而,对于银行债权,不应轻易肯定重复抵押的担保效力,以防止滥用重复抵押导致的不良后果。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房地产抵押的法律程序

    房地产抵押的法律程序,包括设定抵押权的条件、签订抵押合同以及优先受偿权等。房地产抵押双方即抵押人和抵押权人需签订书面合同。需注意,签订抵押合同后土地上新增的房屋不属于抵押财产。房屋抵押人享有对抵押房屋的权利,并需履行妥善保养和维护的义务。

  • 房产抵押是不是需要双方签字

    房产抵押、婚前按揭买房婚后一起还款以及婚前的房子婚后卖了再买等情况下房产的财产归属问题。房产抵押通常需要双方签字,涉及重大财产权益变动。婚前按揭买房婚后一起还款,一般视为夫妻共同财产。而婚前的房子婚后出售再购房产,除非有共同出资等行为,通常仍视为个人

  • 不看征信的房产抵押贷款是不是会贷的少

    房产抵押贷款中是否看征信与贷款额度之间的关系。不看征信的贷款可能会侧重于其他方面的评估,但并不意味着贷款额度一定少。同时,个人债务起诉需要准备借款合同、还款记录、对方身份信息等材料。在办理抵押贷款时,通常需要担保来降低金融机构的风险。

  • 房屋抵押贷款需要房产证么

    房屋抵押贷款需要房产证的问题,强调房产证作为贷款的重要凭证。不同贷款机构可能有不同要求,但需视具体政策确定。同时讨论了光大银行车子抵押贷款的放款时间以及强制执行后债务人仍无法偿还债务时是否可申请拘留的问题。法院会根据债务人的实际情况和是否恶意逃避债务

  • 房屋抵押贷款要注意哪些事项
  • 房屋抵押贷款能贷到多少岁
  • 房屋抵押贷款额度有多少啊
抵押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