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医疗事故罪的主体
时间:2024-02-20 浏览:3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医疗事故罪的立法价值取向及主体范围界定问题探讨
前言
医疗事故罪在刑法中地位不重要,适用频度低,研究人员也很少。本文作者由于具有医学背景,对与医疗相关的法律问题比较关注,因此试图对医疗事故罪的主体范围进行探索。
一、医疗事故罪的立法价值取向
立法价值取向决定了立法者的目的,直接决定了法律的打击对象范围和程度。医疗事故罪的立法价值取向问题与医疗事故罪的主体范围界定密切相关。刑法在介入医疗领域保护患者生命健康权益的同时,需要在维护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权益、挽救和恢复患者生命健康、保障医学发展之间进行权衡。
现行医疗事故罪的由来和规定
1979年刑法典未明文规定医疗事故罪,导致医疗事故犯罪定性分歧大,罪名和处罚存在差异。因此,1997年刑法修订时,对医疗事故犯罪做了专门的规定。根据该规定,医务人员因严重不负责任导致就诊人死亡或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将被处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我国对医疗事故罪的立法目的主要是为了统一司法,而非惩罚医疗犯罪。
结论
医疗事故罪的主体范围界定涉及立法价值取向问题。刑法在保护患者生命健康权益的同时,需要权衡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的权益以及医学发展的需要。1997年刑法修订对医疗事故罪做了专门规定,主要目的是为了统一司法。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非法行医罪与医疗事故罪的区别
非法行医罪与医疗事故罪的区别。非法行医罪是违反医疗管理法律、法规,擅自从事医疗活动的行为;而医疗事故罪则是在合法的诊疗护理过程中,医务人员违反规章制度,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两者在客观方面、主体和主观方面存在差异,非法行医罪主体为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
-
区分战时拒不救治伤病军人罪与遗弃伤病军人罪的界限
战时拒不救治伤病军人罪与遗弃伤病军人罪以及医疗事故罪的界限区分。三者相似之处在于都是战时侵害战时救护秩序的犯罪行为,犯罪对象主要是我军的伤病军人。区别在于遗弃伤病军人罪是将伤病军人丢弃,导致其无法得到救护治疗并面临脱离部队的危险;而战时拒不救治伤病军
-
医疗事故罪的控告书范例
一起医疗事故控告书的范例。控告人李XX因妻子在XX区卫生院因医疗疏忽导致死亡,向XX市人民检察院提出控告,要求追究医院院长王XX的刑事责任并索赔。具体事故细节包括病情恶化、医院人员玩忽职守等情况。控告书依据相关法律条款,请求法院依法立案、侦查、起诉。
-
医疗事故罪的管辖权问题
医疗事故罪的管辖权问题及其相关的基本概念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医疗事故罪的管辖权由事故发生地的公安部门行使。医务人员因严重不负责任导致就诊人员死亡或身体严重损害的行为构成医疗事故罪。文章还详细阐述了医务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严重损害就诊人员身体健康的定义以
-
医疗事故罪与医疗差错的区分
-
医疗事故罪刑事案件中的证明责任
-
非法行医犯罪与医疗事故罪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