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责任 > 其它医疗事故责任 > 医疗器械四种违法使用需注意

医疗器械四种违法使用需注意

时间:2023-12-20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4577
医疗器械种类繁多,用途广泛,在使用时能否保证其安全有效,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近几年来,医疗器械使用不良报告不断增多,违法违规使用医疗器械的行为时有发生。作为一名执法人员,本文作者将近几年来所见所闻的医疗器械违法现象总结起来,以飨读者。

医疗器械使用单位需遵守的法律规定

目前,各级医院、村卫生室、单位医务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个体诊所、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等使用医疗器械的单位,是医疗器械的主要使用者。然而,调研发现这些单位的相关人员虽然对医学、药学等专业知识学习非常重视,但对于医疗器械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了解甚少,难以合法使用医疗器械,确保其安全、有效,更好地保障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违法情形一:使用过期的医疗器械

案例:2007年6月8日,执法人员在某医院仓库检查时,发现该仓库里的一类医疗器械“一次性使用薄膜手套”有效期至2007年5月10日。该医院医疗器械出库单显示:5月20日保健科领取上述手套10袋。执法人员到保健科进一步调查发现,上述手套已经使用6袋,库存4袋。本案中,该医院使用的手套已经过期。

定性:这种使用过期器械的行为违反了《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第三款的规定,应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四十二条进行处罚。

违法情形二:使用假冒的医疗器械

1. 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或者包装标识等标示的生产企业不存在。

案例:某镇卫生院使用的医疗器械“心电综合分析系统”合格证标示生产企业为北京某医药企业。该卫生院提供的上述器械注册证编号:京药器监(准)字02第101185号,生产企业许可证编号:京药管械生产许20000118号,发证机关均为: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但经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协查,该生产企业并未取得《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也从未核发注册号为“京药器监(准)字02第101185号”的注册证。

定性:上述器械为未经注册的假冒产品。本案中,某镇卫生医院使用“心电综合分析系统”的行为应当定性为使用无产品注册证书的医疗器械。

2. 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或者包装标识等标示的生产企业虽然存在,但是医疗器械并非该企业生产。

案例:某医院使用的医疗器械“WM-Ⅱ型微米光治疗仪”机身标签标示生产企业为大连某公司,未标示注册号、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号等内容。经大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协查,该生产企业为合法的器械生产企业,但是从未生产过“WM-Ⅱ型微米光治疗仪”。上述产品为假冒的无产品注册证书的医疗器械。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疗事故是否构成犯罪?——从法律角度解析

    医疗事故是否构成犯罪的问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相关规定,医生在执业活动中犯下特定行为可能导致刑事责任。同时,文章介绍了解决医疗事故赔偿的途径,包括协商调解、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和向法院提起诉讼等。在诉讼过程中,患者需要了解医疗过错证据的重要

  • 美韩律师的知识产权较量

    食药监局的询问笔录主要包括办案人员向当事人介绍身份和出示证件的过程,并将此过程详细记录在询问笔录中。具体询问的内容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被询问人需要如实回答。食药监局的主要职责包括起草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草案,制定政策规划,推动

  • 唱红歌与知识产权法律保护

    食品药品监督局的工作职责包括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监督实施,参与起草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负责食品卫生许可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制定消费环节食品安全管理规范并监督实施,负责化妆品卫生许可和审批工作,负责药品和医疗器械行政监督和技术监督,制定药品和医疗器械质

  • 没有治病功能的产品能说自己有疾病治疗功能吗

    除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广告涉及疾病治疗功能,并不得使用医疗用语或者易使推销的商品与药品、医疗器械相混淆的用语。因发布虚假广告,或者有其他本法规定的违法行为,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公司、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对违法行为负有个人责任的,自该公司

  • 违法广告法条十九条如何处罚
  • 医疗器械四种违法使用需注意
  • 进口医疗器械检验监督管理办法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