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处理 > 医疗事故处理原则 >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原则有哪些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原则有哪些

时间:2024-11-19 浏览:2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5127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无论对医师还是患者都是至关重要的。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医疗事故鉴定暂行办法》中,对鉴定专家库的建立、鉴定的提起、专家鉴定组的组成及鉴定方法等均有较具体的规定。鉴定原则具有双重作用,既是鉴定中评定医疗过失存在的依据,又是医院免责的合理事由。因此专家在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时,应遵循鉴定原则,那么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原则有哪些呢?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来告诉你!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原则的介绍

一、医疗水平原则

医疗水平原则要求在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时,专家应考虑国情以及各地区、各级医院的客观情况和技术水准。该原则包括以下三个细则:

1.医院等级与专科技术相结合原则

医院等级的不同决定了医疗水平的差异,因此,在对常见和少见疾病的诊断处理结果进行鉴定时,应有不同的判断标准。此外,专科医师对其专门领域内的注意义务标准应高于一般医师的注意义务。

2.医疗当时水平原则

医疗当时水平原则要求以医疗活动发生时的医学水平为基准进行鉴定,而不是使用目前已经发展的医学理论和技术来评判过去的技术水平。在鉴定时,应考虑到过去和现在的医学水平,不能将过去在技术或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发生的事情用现在已经进步的技术或理论来进行鉴定。

3.医疗地域性原则

医疗地域性原则要求医师在处理相同疾病时应具备与邻近地区或处于相同地域的同级医师通常具备的技能、知识和经验。地理范围的差异可以作为辅助性标准。高水平专家在判断基本问题时应考虑地域性问题。

二、病情紧急性原则

病情紧急性原则要求在病情危重的情况下,医师在紧急状态下对待患者的注意程度与一般情形下的注意程度有本质的区别。病情紧急性原则相对其他原则具有强烈的排他性,是鉴定时的首选原则。在以保证患者生命权为最主要目的时,即使出现差错,也应考虑免责。需要注意的是,医师因门诊量大、诊疗时间短暂而造成误诊误治不能作为紧急性因素看待,否则将成为医师不负责任的借口,也不利于医疗制度的改革。另外,一些基层医院出于经济利益的驱使,进行试验性治疗并造成不良后果的情况下,医务人员不能免责,因为他们未履行转医义务。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流程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的详细流程。捐献者需前往相关办公室或登记站进行捐献意愿登记,并得到亲属同意。潜在捐献者经过评估后,直系亲属可确认捐献意愿。器官获取与分配遵循一定原则,并设立专家组进行公正分配。捐献完成后,遗体将进行符合伦理原则的医学处理。同时,为缅怀

  • 医院观察室的规定和制度

    医院观察室的病房化管理、留观病人的决定与资料要求、病情观察的严密性与及时性等内容。文章强调观察室需具备病房化管理条件,留观病人应有完整的病历、治疗计划等。观察病人时间应根据病情调整,医生需决定是否需要留观并填写相关资料。值班医护人员需密切注意病情变化

  • 器官捐献的决定权

    器官捐献的决定权、范围及内容。器官捐献分为生前自愿捐献和死后由直系亲属决定捐献两种情况。捐献范围包括细胞、组织和器官捐赠。细胞捐赠指提取有活力的细胞群救助需要的人,组织捐赠涉及多种身体组织,而器官捐赠则是将某个器官捐献给需要移植的人。虽然植物人无法捐

  • 如何进行器官捐献手续

    如何进行器官捐献的手续流程。从填写自愿书并指定执行人开始,经过核实评估、确认捐献、通知器官获取、器官分配等步骤,完成捐献后遗体处理及纪念活动。同时,根据《人体器官移植条例》的相关规定,强调禁止买卖器官、自愿无偿原则以及捐献条件和意愿等细节。文章内容重

  • 尸体检验的时间限制
  • 医患关系的法律平等原则
  •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原则有哪些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