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房地产抵押登记时,需要向登记机关提交以下文件:
(1) 房地产抵押登记申请书;
(2) 抵押当事人的身份证明或法人资格证明;
(3) 抵押合同;
(4) 《国有土地使用证》、《房屋所有权证》或《房地产证》;
(5) 可以证明抵押人有权设定抵押权的文件与证明材料;
(6) 可以证明抵押房地产价值的资料;
(7) 登记机关认为必要的其他文件。
登记机关将审查申请人提交的文件是否真实、齐备。如果申请文件不符合规定,将不予受理;如果符合规定,则予以受理,并给予申请编号和回执,回执上注明收取的文件、受理日期和编号。
(1) 登记机关通过查阅房地产登记册,了解申请转移登记的房地产权利状况。如果存在以下情形之一,将驳回转移登记申请:
A. 权属来源的性质是限制抵押,但未取得有关部门同意;
B. 根据城市规划,政府决定收回土地使用权;
C. 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依法裁定,决定查封或以其他形式限制房地产权利;
D. 共有房地产,未经其他共有人书面同意;
E. 权属有争议;
F. 法律、法规或市、区政府规定禁止转让。
驳回登记申请后,应在规定时间内书面通知申请人。
(2) 登记机关通过查阅房地产登记册或电脑记录,了解申请抵押登记的房地产的权利状况,然后审查以下文件是否真实、齐全和有效:
A. 身份证明;
B. 《房地产证》或其他房地产权利证书;
C. 抵押登记申请书是否按要求填写;
D. 抵押合同书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经审核符合规定的申请,将予以核准登记,并通知抵押当事人。
(1) 对核准抵押登记的房地产,在房地产权利证书上加盖抵押专用章,并在房地产登记册上作抵押记录。抵押记录应包括抵押人、抵押权人、抵押物名称、面积、价值、抵押金额和抵押期限等内容。
(2) 预购的房地产抵押时,应在买卖合同书上加盖抵押专用章。
(1) 登记费的收取标准按照国家或地方的相关规定执行。
(2) 已加盖房地产抵押专用章的房地产权利证书将在规定时间内退还给抵押当事人(抵押当事人需凭回执、身份证明及交费凭证领取)。
按照规定建立土地和房地产登记的档案。
以下情况需要申请抵押权登记:
① 抵押当事人、债务人的姓名或名称、身份证明号码等权利人基本状况变更;
② 变更抵押物(包括部分变更);
③ 抵押物坐落的街道、门牌号变更;
④ 被担保债权种类、数额、利率、期限、用途等债权合同要素变更;
⑤ 担保主债权的债务人转让债务导致债务人改变;
⑥ 担保范围变更。
房地产抵押登记的受理机关及相关规定。文章指出,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物权法》,房地产抵押必须签订书面合同并办理抵押登记。抵押权在登记时设立,未经登记,抵押权不生效。文章还列出了不得办理抵押登记的房产,并阐述了房地产抵押登记的三种情况。实践中,需
按揭房产的抵押可行性及相关法律规定。抵押房产可二次抵押并依法律规定登记办理权益变更手续。抵押房地产由抵押人占用管理,抵押权可随债权转让。抵押房地产可转让或出租,转让所得需提前清偿抵押权人所担保的债权。
房屋抵押手续的办理流程,包括签订抵押协议、前往房屋管理局申请抵押登记等步骤。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房地产抵押的基本条件和银行抵押贷款的重新估价。此外,文章还涉及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合同的签订,包括贷款种类、用途、金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内容。
建筑物抵押与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的法律要求。根据房地产管理法、担保法和物权法的规定,建筑物和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抵押需同时办理登记手续,包括房屋抵押登记和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仅办理其中一项抵押登记,则视为同时办理了另一项的抵押权。文中通过案例解释了“地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