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房地产抵押登记时,需要向登记机关提交以下文件:
(1) 房地产抵押登记申请书;
(2) 抵押当事人的身份证明或法人资格证明;
(3) 抵押合同;
(4) 《国有土地使用证》、《房屋所有权证》或《房地产证》;
(5) 可以证明抵押人有权设定抵押权的文件与证明材料;
(6) 可以证明抵押房地产价值的资料;
(7) 登记机关认为必要的其他文件。
登记机关将审查申请人提交的文件是否真实、齐备。如果申请文件不符合规定,将不予受理;如果符合规定,则予以受理,并给予申请编号和回执,回执上注明收取的文件、受理日期和编号。
(1) 登记机关通过查阅房地产登记册,了解申请转移登记的房地产权利状况。如果存在以下情形之一,将驳回转移登记申请:
A. 权属来源的性质是限制抵押,但未取得有关部门同意;
B. 根据城市规划,政府决定收回土地使用权;
C. 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依法裁定,决定查封或以其他形式限制房地产权利;
D. 共有房地产,未经其他共有人书面同意;
E. 权属有争议;
F. 法律、法规或市、区政府规定禁止转让。
驳回登记申请后,应在规定时间内书面通知申请人。
(2) 登记机关通过查阅房地产登记册或电脑记录,了解申请抵押登记的房地产的权利状况,然后审查以下文件是否真实、齐全和有效:
A. 身份证明;
B. 《房地产证》或其他房地产权利证书;
C. 抵押登记申请书是否按要求填写;
D. 抵押合同书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经审核符合规定的申请,将予以核准登记,并通知抵押当事人。
(1) 对核准抵押登记的房地产,在房地产权利证书上加盖抵押专用章,并在房地产登记册上作抵押记录。抵押记录应包括抵押人、抵押权人、抵押物名称、面积、价值、抵押金额和抵押期限等内容。
(2) 预购的房地产抵押时,应在买卖合同书上加盖抵押专用章。
(1) 登记费的收取标准按照国家或地方的相关规定执行。
(2) 已加盖房地产抵押专用章的房地产权利证书将在规定时间内退还给抵押当事人(抵押当事人需凭回执、身份证明及交费凭证领取)。
按照规定建立土地和房地产登记的档案。
以下情况需要申请抵押权登记:
① 抵押当事人、债务人的姓名或名称、身份证明号码等权利人基本状况变更;
② 变更抵押物(包括部分变更);
③ 抵押物坐落的街道、门牌号变更;
④ 被担保债权种类、数额、利率、期限、用途等债权合同要素变更;
⑤ 担保主债权的债务人转让债务导致债务人改变;
⑥ 担保范围变更。
房地产抵押的法律程序,包括设定抵押权的条件、签订抵押合同以及优先受偿权等。房地产抵押双方即抵押人和抵押权人需签订书面合同。需注意,签订抵押合同后土地上新增的房屋不属于抵押财产。房屋抵押人享有对抵押房屋的权利,并需履行妥善保养和维护的义务。
房产抵押、婚前按揭买房婚后一起还款以及婚前的房子婚后卖了再买等情况下房产的财产归属问题。房产抵押通常需要双方签字,涉及重大财产权益变动。婚前按揭买房婚后一起还款,一般视为夫妻共同财产。而婚前的房子婚后出售再购房产,除非有共同出资等行为,通常仍视为个人
担保人房屋抵押贷款逾期时的应对策略。当发生逾期时,担保人应保持冷静,与贷款机构沟通并制定合理的还款计划。若经济困难,可申请延期还款或调整还款方式。同时,欠债律师费用的收取方式包括固定费用、按小时计费和风险代理等多种方式,客户需根据实情选择合适的收费方
房产抵押贷款中是否看征信与贷款额度之间的关系。不看征信的贷款可能会侧重于其他方面的评估,但并不意味着贷款额度一定少。同时,个人债务起诉需要准备借款合同、还款记录、对方身份信息等材料。在办理抵押贷款时,通常需要担保来降低金融机构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