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处理 > 医疗事故处理程序 > 医疗事故投诉处理程序

医疗事故投诉处理程序

时间:2025-02-01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5370

患方投诉程序

1.投诉渠道

当患者及其家属对医疗过程和结果产生异议时,可以通过以下渠道进行投诉:

  • 与临床医师及科室领导沟通
  • 向门诊部、医务处(科、部)、院办、党办等职能部门或院领导以及卫生局医政科投诉

2.投诉方式

患方应以书面形式进行投诉。

3.投诉接待时间

患方投诉一般应在工作时间内,由医疗机构医务科或者卫生局医政科接待。

医疗事故投诉处理程序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规范、常规,过失造成人身损害的事故。为了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砚山县卫生局和各医疗机构成立了医疗事故争议受理办公室。该受理办公室由主管医疗的副局长和医政科成员组成,负责监督医务人员的服务工作,检查医务人员执业情况,接受患者对医疗的投诉,并向其提供咨询服务。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医疗事故争议的处理程序如下:

1.患方对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提出争议

当患方或其近亲属对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提出争议时,首先应向各医疗机构的医疗事故争议受理办公室提出疑议。在双方在场的情况下,双方共同封存医疗资料,并由患方当事人签字和医疗机构盖章。患方要求复印病历的,应在双方在场的情况下复印客观病历并盖医疗机构证明与原件相符。

2.患者死亡引起争议

若患者死亡引起争议,死者亲近亲属应首先向医疗机构的医疗事故争议受理办公室提出疑议。在48小时内,由具有资质的尸检机构进行尸解,尸解费由要求的一方支付给省级尸检机构。最后,由谁支付责任由法律判定。

3.医疗事故争议需鉴定

若医疗事故争议需鉴定,要求鉴定方应到卫生局医疗事故争议办公室(医政科)填写《医疗事故争议行政处理申请书》。受理办公室将在收到申请后的10日内进行审查,并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书面通知患方和医方。对符合规定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受理办公室将材料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州医学会组织鉴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对不符合规定的申请,受理办公室将不予受理,并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4.医疗事故争议解决途径

医疗事故争议的解决途径包括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卫生行政部门调解、人民法院判决等三条途径。

5.医疗机构责任

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的,卫生局将根据医疗事故等级和情节给予相应的警告或责令限期停业整顿或吊销执业许可证。对负有责任的医务人员,将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对于情节严重的,将由法院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疗机构内死亡尸体存放时间的规定

    医疗机构内死亡尸体存放时间的规定。患者死亡后,尸体应立即移至太平间存放,存放时间不得超过两周。未经医疗机构允许,严禁将尸体放置在太平间以外的地方。尸体处理需遵循一定程序,涉及尸检、家属处理等方面。医疗机构有责任暂时存放尸体,但太平间不是长期存放地。

  • 乡镇卫生院医疗纠纷处理程序的法律术语及赔偿标准

    乡镇卫生院处理医疗纠纷的程序及赔偿标准。首先建议进行调解,包括医患沟通和第三方调解。如调解不成功,则进行司法鉴定,根据结果走法律程序。法律诉讼流程包括向医疗机构投诉、申请处理、医疗事故鉴定等步骤。赔偿标准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和陪护费。

  • 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

    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包括医患双方协商调解、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和向法院提起诉讼等方式。协商调解具有成本低廉、效率较高的优势,但前提是双方遵守法律规定。如协商不成,可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处理请求,调查后给出处理意见,再次协商调解或建议患者或家属进行鉴定。

  •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程序的定义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定义及程序。该程序由医学会组织的专家组进行,包括临床医学和法医学专家,分为受理、调查和作出鉴定结论三个阶段。在受理阶段,当事人可选择鉴定委员会委员并组成鉴定委员会。调查阶段以书面调查为主,当事人可委托医学专家或律师出席提供证据和辩论

  • 医疗事故争议鉴定报告
  • 医疗纠纷处理程序之调解
  • 评定标准的设计及操作程序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