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患者及其家属对医疗过程和结果产生异议时,可以通过以下渠道进行投诉:
患方应以书面形式进行投诉。
患方投诉一般应在工作时间内,由医疗机构医务科或者卫生局医政科接待。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规范、常规,过失造成人身损害的事故。为了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砚山县卫生局和各医疗机构成立了医疗事故争议受理办公室。该受理办公室由主管医疗的副局长和医政科成员组成,负责监督医务人员的服务工作,检查医务人员执业情况,接受患者对医疗的投诉,并向其提供咨询服务。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医疗事故争议的处理程序如下:
当患方或其近亲属对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提出争议时,首先应向各医疗机构的医疗事故争议受理办公室提出疑议。在双方在场的情况下,双方共同封存医疗资料,并由患方当事人签字和医疗机构盖章。患方要求复印病历的,应在双方在场的情况下复印客观病历并盖医疗机构证明与原件相符。
若患者死亡引起争议,死者亲近亲属应首先向医疗机构的医疗事故争议受理办公室提出疑议。在48小时内,由具有资质的尸检机构进行尸解,尸解费由要求的一方支付给省级尸检机构。最后,由谁支付责任由法律判定。
若医疗事故争议需鉴定,要求鉴定方应到卫生局医疗事故争议办公室(医政科)填写《医疗事故争议行政处理申请书》。受理办公室将在收到申请后的10日内进行审查,并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书面通知患方和医方。对符合规定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受理办公室将材料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州医学会组织鉴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对不符合规定的申请,受理办公室将不予受理,并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医疗事故争议的解决途径包括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卫生行政部门调解、人民法院判决等三条途径。
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的,卫生局将根据医疗事故等级和情节给予相应的警告或责令限期停业整顿或吊销执业许可证。对负有责任的医务人员,将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对于情节严重的,将由法院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再次申请过程。申请人对先前鉴定的”诊治概要”、”分析意见”和”结论”表示不服,并详细列举了对鉴定结果的不同看法和依据。申请人认为鉴定结果不符合事实、不科学、不公正,特别是在医疗过程的常规遵守和告知义务履行方面存在问题。因此,申请
医疗纠纷的处理程序及医疗行为责任豁免制度。医院对于医疗纠纷投诉有详细的接待规定和处理程序,包括病历管理、科室主任的职责、患者死亡后的处理、病历复印与封存、医教部门的角色以及答复患者的时限等。医疗行为豁免制度因医疗行业的高度不确定性和医学知识的不断更新
医疗事故鉴定结论的解读。鉴定结论需得到超过半数专家的一致意见,并详细记录每位专家的意见和讨论情况。专家鉴定组需综合分析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作用及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等因素,判定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分为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轻微责
定点医疗机构的申请书的撰写要求。包括填写方式、申请内容、机构类型选择、大型医疗设备清单的填写要求,以及提交时需附加的各种材料。同时,还提到了统计范围和单病种种类及价格目录的要求。